第二節比賽開始,科比上場,當他看到得分後衛上的人是伊戈達拉時,稍稍有些發愣,但很快就反應了過來,這是林森的變陣。
伊戈達拉是小前鋒中頂級的身材,雖然身高不足,可也有1米98,跟科比的身高一樣,這也就意味著科比不再具有身高上的優勢。
也將面臨來自超音速隊在防守端更為嚴峻的防守壓力。
倒不是說伊戈達拉的防守比託尼阿倫要好,可後者的身高只有1米93,這5厘米的差距是實打實的。
為什麼韋德最終沒能成為另外一個科比?
單單是傷病更多的原因嗎?其實還在於他的身高只有1米93,這看起來沒什麼影響,但在後期轉型過程中,他的身高在得分後衛上根本佔不到優勢,哪怕他也有背打能力,但因為身高原因,使得他在低位的威脅達不到科比的程度。
同樣的道理,科比之所以沒有成為另一個喬丹,也並非只是他的天賦不夠,能學會夢幻腳步的球員天賦再差能差到哪裡去?
他跟喬丹相比,更大的差別在於他的手掌沒有喬丹那麼大,在行進中無法那麼輕鬆的掌控球,看起來這些年科比在低位的威脅已經足夠大了,但真比起當年的喬丹,還是要差上很多的。
究其原因,就差在這手掌的差距當中。
這也使得科比最終的成就沒有喬丹那麼大,在得分後衛上只能排在第二名。
真別說喬丹命好,有一幫好隊友,若是仔細想想的話,給科比一個羅德曼,他能跟對方搞好關係嗎?
估計懸。。。科比的偉大從來不在於領袖精神,而在與他的偏執,這就是一個籃球領域的偏執狂,他不會看得慣羅德曼整天在場外烏煙瘴氣地『亂』搞,不好好訓練的態度,他會發飆的。
這也是喬丹能成功的原因,喬丹的偉大在與他擁有作為球隊領袖最必不可少的容忍之心,哪怕羅德曼不把他放在眼裡,只要他在上場有貢獻,那一樣可以合作三年,拿下三連冠。
很多球員最終不能超越自己的目標,就在於他們天生便少了一些因素,或者說,為了彌補某一方面的不足,上帝將他這一部分的天賦強加到了另一邊。
這即為被上帝咬過一口的蘋果,不完美的小孩,這樣的小孩隨處可見。。。這也是為什麼nba歷時近七十年的變遷過程中,只出現了一個喬丹的原因。
因為他太完美了,完美的得分後衛身材,完美的籃球天賦,完美的領袖氣質,甚至連求勝的意志都是那麼的完美。
你能說巴克利、奧拉朱旺、大猩猩尤因、手套佩頓、雷吉米勒、卡爾馬龍等等等等的一眾90年代的球星不強嗎?
其實可以很負責任的說一句,別看現在一個個什麼天才橫行,但90年代那才是群星璀璨的時代,幾乎每個位置都有大把球星。
就看那些年進入過總決賽的隊伍就知道了,除了公牛隊以外,有魔術隊,有火箭隊,有爵士隊,有超音速隊,還有爵士隊,幾乎每一年,公牛隊的對手都在變!
但這群人都只能仰望著喬丹,能把一個時代打服的也只有這一個人。
或許還能再加上一個勒布朗,不過,他只是打服了整個東部,換句話來說,即使強如勒布朗也不能在一個十年內製霸整個聯盟,由此更可以映襯出喬丹的偉大。
。。。。。。
比賽繼續,科比首球便遇上了麻煩,伊戈達拉的貼身糾纏和高強度的身體接觸讓他整個的運球都有些步履維艱。
就這樣的運球,想調整節奏來投籃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了,他只能突破。。。忽地壓低重心,科比直接就貼著伊戈達拉往著內線殺了過去。
伊戈達拉緊緊地跟了上去,這是林森要求的,即使被突過去了,也要緊跟著,不要讓科比有空間做動作。
這句話的意思很簡單,別讓科比用技術,就讓他硬剛,聽說小夥子腰特別好,一個個逆天拉桿就跟玩似的,那就來吧,逆天拉桿拉起來!
科比。。。還真不會讓人失望,隊友希望發生的,對手不希望發生的,他都能辦到。
身後伊戈達拉動靜很大,科比不會注意不到,所以本來他想在中罰球線位置稍稍做個背轉身,而後直接拔起後仰跳投的,現在不得不改變想法,腳下步子微微一滯,只是稍稍看了一眼超音速隊內線整個的站位,而後便直接殺進籃下,空中一個逆天的拉桿,原本要從左邊上籃的球隨著他這個動作到了右邊。
堪堪繞過伊巴卡和迪奧的手。。。將球打進。
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