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0章 各有千秋

只見瓷器上佈滿黃黑相間的裂紋,所謂金絲指細碎的開片,呈黃色。而鐵線指大塊的開片,呈黑色,美輪美奐,鬼斧神工。

金絲鐵線的形成是因為瓷器在燒造過程中,由於胎質和釉的膨脹係數不同,出窯後開裂。當年觀復博物館馬未都曾舉例說,自家一件新仿製的哥窯瓷器,夜深人靜時能聽見嘣嘣作響的炸裂聲,一直能持續兩年時間之久。

釉片炸開後,粗的開片會漸成黑色,而細小開片由於間隙過小,顏色進不去,時間長氣體進去後,就氧化成金黃色。

蘇淵用手把玩著,入手凝潤,釉質溫潤,釉面泛酥油光,如人臉之微汗,堪稱潤澤如酥!

拿出放大鏡,仔細觀察發現,釉下充滿大大小小氣泡,星星點點,密密麻麻,彷彿群星閃耀。

聚沫攢珠!

因為哥窯釉厚,最厚處甚至與胎的厚度相等,釉內含有氣泡,如珠隱現,妙不可言。

蘇淵長嘆口氣,這才是真正的缺憾之美。其實哥窯所產生的開片屬於燒造工藝上的缺陷,是瓷胎與釉膨脹係數不一致所導致的後果。

釉面被分割成大大小小的塊面,疏密天成,古代窯工發現後認為是廢品,上報督陶官,請求報廢處理。

後來居然在破碎釉面上發現一種天然韻律美,能帶給人一種嶄新的藝術享受,於是將本欲丟棄的器物保留下來,並且由此開始刻意追求這樣殘缺之美。

千百年被文人充分發掘,推至審美最高層次,哥窯以其缺陷美在陶瓷史上獨樹一幟,獲得社會認可,成為明清皇家推崇的物件。尤其宋哥窯,被藏家視為拱璧,擁有一件即可傲視同儕。

1932年清朝善後委員會在故宮文物時,發現一批從未見過的瓷器,釉色以炒米黃、灰青為主,濃淡不一,釉面上有大小不等的開片花紋,胎色有深褐、深灰、淺灰、土黃多種,胎體相對緻密。

底部有乾隆詩:伊誰換夕燻,香伢至今聞。制自崇魚耳,色猶纈鱔紋。本來無火氣,卻似有云氳。辨見八還畢,鼻根何處分。

在他的《御製詩集》裡,詠哥窯的詩多達21首,宋代哥窯更是神秘之極,迄今未找到確切窯址。

全世界大約只有一百多件,甚至少於元青花的存世數量。國際拍賣市場上每出現一件明清仿精品,一般成交價都在上百萬美元。

如果是宋代傳世哥窯,價值連城!

蘇淵越看越興奮,只見開片均勻如一,平滑如鏡,喃喃自語道:“這難道是傳說中的百圾碎!”

開片是窯變的一種,千差萬別,又稱冰裂紋,按顏色分有鱔血、金絲鐵線、淺黃魚子紋。網

形狀有網形紋、梅花紋、細碎紋等。又分為大開片、小開片。小片細碎叫魚子紋,大片稀疏叫牛毛紋、柳葉紋、蟹爪紋,百裡挑一,獨一無二。

何為百圾碎?

在冰晶玉潔的釉面上形成象冰雪一樣清澈均勻的裂紋,十分緻密,天衣無縫,任何雜質無法侵入,歷經數百年,仍然顯得晶瑩剔透。

包漿瑩潤,溫潤之極,彷彿碎蛋殼一樣,道道縱橫交錯,如同乍暖還寒時節河湖之上開裂的冰面,裂紋開合,天然取之,讓人產生無盡的遐想。

哥窯萬中無一,百圾碎又是千里挑一,號稱極品中的極品!

龍泉三大經典,玲瓏瓷、弟窯梅子青、哥窯百圾碎,歷經千年,流芳百世,堪稱不可逾越的巔峰。

蘇淵心中升起一陣驕傲,還有什麼比讓失傳已久的絕技重現江湖更有成就感?

腦中閃過一個想法,又拿起一個素胎,先使用千峰翠色,然後再金絲鐵線,看看有什麼效果?

“哎,雖然能疊加,但效果……”

蘇淵搖搖頭,發現瓷器跟刀劍還是有所不同,一把劍可以層層疊加開光術,效果越來越好。

可瓷器不同,因為審美各有千秋,梅子青和百圾碎是截然相反的標準。一個要求千峰翠色般純潔如水,另一個是鬼斧神工般窯變之美,風馬牛不相及,根本不能放在一起。

而且哥窯對素胎的要求不太高,反而是越厚越利於窯變,才能在釉下產生星星點點氣泡,開片均勻,充分凸顯殘缺之美。

所以玲瓏瓷是靠流雲手和玲瓏刀,功夫全在素胎,只有薄到極致,才算八面玲瓏。

梅子青對素胎要求降低一步,機密集中於神秘的釉色之美,如何能燒出千峰翠色才是千古之謎。

最後是哥窯,更是可遇不可求的極品,就算是最頂級老把樁也不可能控制窯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