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7章 步步生蓮

眾人來到目的地,見到年逾古稀的毛正聰,老人精神矍鑠,拉著蘇淵的手,熱情道:“自古英雄出少年,蘇大師給咱們龍泉長臉!”

蘇淵謙虛幾句,毛正聰也不廢話,直接拉著眾人上山,親眼實地考察窯口。

邊爬山邊介紹道:“曾芹記的龍窯已有170年曆史,長達33米。現在每年燒兩次窯,算是龍泉最古老的窯口之一。”

“還記得我小時候,山上遍佈龍窯,作坊零次櫛比。下雨都不用帶傘,山上棚屋的屋簷連著屋簷,從下面走過去,也淋不到雨。解放前的作坊中,尤以張、龔、李、陳四大家族規模最大,名聲最響。”

“明清時期民間青瓷製作逐漸被成本更低的白瓷所替代。加上皇帝審美的變化,人們逐漸捨棄青瓷,改用白瓷。明朝的海禁政策更加阻礙出口,讓龍泉青瓷徹底邊緣化。”

“畢竟當時家家戶戶用的都是白瓷,仿古瓷器的需求量寥寥無幾。民國時期龍泉工匠們只做少量青瓷,基本全部出口島國,有的甚至作為贗品流入古玩市場。”

毛正聰無奈道:“當年四大家族之間的關係封閉,在手藝的傳承、製作的瓷器種類等方面幾乎沒有交流。做完瓷器都是用布包起來,再放在籮筐裡拿出去,生怕別人看見。傳手藝也十分講究,傳男不傳女。”

“官方號稱龍泉青瓷工藝失傳三百年,其實不然。無論選料配方,還是成分配比或燒造工藝,民間都有經驗豐富的工匠親手操作,當地一直保留著傳統技藝,只是產量不高而已。”

“後來國家復興青瓷工藝,政府選拔五位來自四大家族的高手帶著三名學徒組成八人小組,試圖重新制作龍泉青瓷。徐朝興和我有幸成為學徒,師從李懷德和趙大海。”

眾人邊聊邊走,很快來到龍窯面前,毛正聰笑道:“現在咱們本地的龍窯大多早已廢棄,汽窯等現代化制瓷工具成為絕對主流。曾芹記古窯雖然依然能燒,主要是得益於政府的財政支援。”

“相比汽窯85%的成品率,柴窯的成品率尚不足20%。燒一次窯,所用木柴就超過1萬斤。換句話說,同樣器物,柴窯燒製的瓷器價格要比汽窯高出20倍!”

“當然真正高手還是喜歡用柴窯,古法燒出來的氣息古樸,這是汽窯無法替代的關鍵。同時每件瓷器的釉色千差萬別,甚至還會產生窯變,這才是老天爺賞賜的奇蹟。”

“當然客戶定製的方式也與眾不同,不是按照成品計算,而是按照放入龍窯中的坯計數,損耗部分由客戶承擔。”

正好有人在燒窯,毛正聰帶著蘇淵親眼觀看整個過程,不少窯工在幹活,各司其職,忙而不亂。

工人看見毛正聰進來,紛紛打招呼,然後繼續手裡工作。帶著蘇淵來到院子角落,有兩個工人在處理泥料。

只見一個窯工站在大坑裡,赤腳踩在泥料上,用力下壓,一步一個腳印,從邊緣往中心沿圓弧移動,真有點步步生蓮的感覺。

“菊花芯,蓮花瓣,三道腳板兩道鏟!”

毛正聰笑道:“拉坯之前需先將經過陳腐的泥料取出踩煉,第一步就是踩泥,俗稱踩蓮花墩。講究每踩完一層,加一層,三層用鏟子拍打。”

“主要目的是將泥料中殘餘氣泡排出,並使水分進一步均勻,以防止燒成過程中產生氣泡、變形或開裂。”

“下一步就是揉泥,你看那邊。”用手指指旁邊的幾個工人,都坐在一條長板凳或平整青石板上,俗稱碼頭。

凳子前低後高,便於用力,凳面上墊一塊白布,工人騎坐在凳上雙手用力揉壓泥團,依次將空氣排擠出。搓揉成長條形後,豎起壓短,進行第二次搓揉。如此反覆,直到達標。

“別的地方手法類似揉麵,泥形呈旋渦狀。另一種形似羊頭,俗稱卷羊頭,龍泉這裡工人大都採用這種方式,效率更高。”

走進屋裡,五六個工匠正在拉坯,蘇淵眼前一亮,近距離觀察。取一塊加工好的泥團,放置在拉坯機的轉盤中心。開啟電使轉盤轉動,雙手均勻用力壓泥團使之平滑。

開孔壓底,從泥團頂部用雙手拇指慢慢壓下,同時向上擠壓和向外拉大泥孔,用左手的掌心下壓泥團開孔後的中心,並向外推動。

用右手的四指從中心逐漸向左向上提和壓,同時以左手扶住外沿,翻起泥團的外沿。

雙手擠壓泥壁,左右手配合向上提拉,形成泥筒。雙手均勻用力,將泥筒拉高。

將左手伸入筒內,與右手同步向上拉高和向外擴充套件。重複擴充套件,拉成陶瓶的基本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