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目光瞬間集中在古畫上,紛紛露出震驚之色,繭山弘次郎心中暗爽,故意謙虛道:“泉山大師不愧是鑑定泰斗,目光如炬,什麼都逃不過您的法眼。”
“龍泉堂三生有幸能得到宋馬遠的秋水圖,如獲至寶,今天貴客臨門,才……”
“才捨得拿出來吧!”千葉突然打斷繭山,開玩笑道:“幾位怎麼樣?我剛才說的沒錯吧?”
回頭看著其他人,笑道:“這就是第一個來龍泉堂的好處,每年都有新驚喜,比如前年的元倪瓚的剩山圖,去年宋定窯刻花蓮紋茶盞,今年更好,直接就是國寶重器!”
眾人哈哈大笑,氣氛越發融洽,都是有身份地位的高手,關係不錯,特別是千葉,身為傳承千年的茶道流派,自然氣度不凡。
泉山看完秋水圖,眼前一亮,笑道:“不光是秋水圖,今天咱們可謂入寶山而不虛此行!”
“這是……”
“梅子青!”
千葉猛地站起身,顧不得失禮,直接來到面前,死死盯著青瓷花瓶,驚喜道:“竟然還有如此精美的梅子青?”
情不自禁伸出雙手,突然示意到什麼,硬生生縮回來,糾結之情溢於言表。
沒辦法,茶席尚未開始,還沒到欣賞藏品的時間,如果貿然上手,絕對是對主人極大蔑視。
“宋哥窯……”
“百圾碎三足香爐!”
泉山盯著柳生惠美面前的三足香爐,臉上忍不住流露出驚喜道:“開片如此完美,釉面如玉似冰,堪稱絕品,見所未見!”
“居然還有一件宋代國寶?”
聽完泉山大師的話,剩下三人面面相覷,做夢都沒有想到一間小小茶室,竟然有三件宋代珍品。
泉山大師乃首屈一指的鑑定大師,禪宗高人,能得到如此高評價簡直不可思議!
繭山弘次郎看著眾人震驚的表情,心中無比暗爽,特別是泉山和千葉,地位尊崇,每年負責組織茶道會,在圈裡乃一言九鼎的泰斗大師。
柳生惠美露出一絲莫名微笑,伸出纖纖玉手,開始準備茶席。將茶碗、茶筅用溫水潔淨,擺放在相應位置。
將極精細的抹茶倒入玲瓏茶杯,用茶筅輕輕攪動,使抹茶與水融合,稱為調膏。
繼續加水,點打茶湯,至茶沫起雙手捧起茶碗,品飲或將抹茶奉給客人。
蘇淵看著複雜的流程,有些不以為然,島國人就喜歡追求儀式感,彷彿只有嚴謹刻板才能凸顯尊貴大氣。
許多人會誤認為抹茶是一般的綠茶粉,或是茶葉粉碎物。事實上它是用茶葉細嫩原料,經過蒸青、冷卻、脫水、複合乾燥、組合粉碎等多道工序製作而成的超微粉末。
雖然島國茶道源於華夏,卻在漫長曆史衍變中形成獨特民族特色。抹茶對原料質量要求高,採用氨基酸、蛋白質和葉綠素含量高的茶葉,同時要求原料中咖啡因的含量較低。
在採摘之前,對鮮茶葉的採摘時間、葉片大小都有標準。生產時間短,只有五十天左右,以四五兩個月出產的優質鮮茶葉做原料,生產出來的抹茶的質量最好。
對抹茶的講究甚至能從茶具中一窺究竟,成套抹茶具包含陶碗、茶筅、茶杓,講究的還附上名為御茶巾的小抹布。
茶筅品質好壞會影響抹茶起泡的程度,數量越多效果越好,超過75枝的茶筅價格也就越高。
敷板、爐、風爐、釜、蓋置、水指、柄杓、水次、建水、棗、茶入、仕覆、茶杓、茶筅、茶碗、茶巾、帛紗、茶點、菓子箸、棚、杓立、飾火箸、釜據、切藁、毛氈、立禮桌、立傘。
柳生惠美面前林林總總幾十種工具,滿滿一大桌,令人眼花繚亂,難怪茶道需要幾年專業學習,光認清工具都不容易。
雙手端起一杯綠茶,恭敬送到泉山面前,禪宗在島國地位崇高,對方又是得道高僧,自然是首席貴賓。
泉山雙手接過茶杯,瞬間感覺不對,目光死死盯著手心之物,古井無波的臉上終於露出絲絲震撼。
“這是……”
小心翼翼把玲瓏杯舉高,透過陽光,星星點點,如銀河落九天。深吸口氣,飛快的把茶一口喝下,顧不得失禮,竟然直接用僧袍擦洗杯壁。
“大師……您……”
所有人大吃一驚,千葉忍不住驚呼道:“您這是……”
泉山置若罔聞,直到擦乾淨殘留綠茶,再次把玲瓏杯捧在眼前,輕輕晃動之間,驚歎道:“無中生水……”
“果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