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00章 流量明星

所謂五彩,瓷器釉上彩的一種,就是燒好的素器釉面上進行彩繪,再入窯經600-900℃溫度烘烤而成的一種瓷器。

五彩所指是分佈在瓷器釉面上多種顏色的彩,而五彩瓷並不一定指瓷器釉面上只有五種顏色,多於或少於五種彩的陶瓷,在習慣上也同樣稱之為五彩瓷。

明清兩代得到發明和發展,其配方經過不斷的創新,並進行多次重大的改革之後,才出現以紅、黃、綠、藍、黑、紫等為主的彩瓷。

明代彩料中無藍彩,需用藍色表現之處,皆以青花代之,稱青花五彩,成為獨特的時代特徵,以嘉靖、萬曆五彩為代表。

大量採用釉上礬紅和釉下青花二彩,釉下青花與釉上多種彩相結合,多用黑彩或赤褐色線勾描紋樣輪廓,畫面濃重豔麗。

清代五彩以康熙朝最負盛名,除常用的紅、綠、黃、褐、紫彩外,還新配製釉上藍彩取代釉下青花,金彩和黑彩也廣泛應用,使之色彩更為瑰麗多姿、濃豔奪目。

康熙五彩除在白瓷地上彩繪外,還在各色顏色釉器及各種瓷地上施彩,使得五彩瓷器別開生面,別具一格。

粉彩的特點是色彩綿軟柔和,俗稱軟彩,五彩的色澤明亮,所以康熙五彩又稱硬彩。雍正時期,粉彩盛行,五彩趨於衰落,所見多為小件器,畫意較精細,不似康熙五彩粗獷豪放。乾隆以後則基本上不見單獨的五彩瓷器,而多與粉彩、琺琅彩等並用。

最知名的五彩作品就是明成化鬥彩雞缸杯,成化皇帝的御用酒杯。在直徑約八厘米的撇口臥足碗外壁上,先用青花細線淡描出紋飾的輪廓線後,上釉入窯經1300度左右的高溫燒成胎體,再用紅、綠、黃等色填滿預留的青花紋飾中二次入窯低溫焙燒。

外壁以牡丹湖石和蘭草湖石將畫面分成兩組,一組繪雄雞昂首傲視,一雌雞與一小雞在啄食一蜈蚣,另有兩隻小雞玩逐。另一組繪一雄雞引頸啼鳴,一雌雞與三小雞啄食一蜈蚣,畫面形象生動,情趣盎然,後世多有仿製。

清三代皇帝多次讓景德鎮御窯仿製,都沒有成功,親筆題詩:朱明去此弗甚遙,宣成雅具時猶見。寒芒秀採總稱珍,就中雞缸最為冠。牡丹麗日春風和,牝雞逐隊雄雞絢。

金尾鐵距首昂藏,怒勢如聽賈昌喚。良工物態肖無遺,趨華風氣隨時變,我獨警心在齊詩,不敢耽安興以晏。

成化皇帝熱衷書畫,有次他欣賞宋代人畫的《子母雞圖》,看到母雞帶著幾隻小雞覓食的溫馨場景,非常有感觸,就在這幅畫上題了一首七言詩,表達母雞對小雞的呵護之情。

也許正因為如此,成化皇帝萌發要做成化鬥彩雞缸杯的心願。另有學者分析說,畫雞的目的有兩個:一是成化元年是雞年;再一個就是“雞”和“吉祥”的“吉”諧音。

最早載有明代成化鬥彩雞缸杯價值的明代萬曆《神宗實錄》中寫道:神宗時尚食,御前有成化彩雞缸杯一雙,值錢十萬。

另據明代萬曆沈德符《野獲編》中稱:成窯酒杯,每對至博銀百金。其中十萬之值與白銀百金相近,值錢十萬應指雞缸杯的價值等於當時流通用的銅製十萬枚制錢,價值連城。

1999年4月蘇富比舉辦的藝術品拍賣會上,一件儲存品相完好的明代成化鬥彩雞缸杯,拍出2917萬元港幣的天價,成為當時古代瓷器在拍賣市場上的成交最高記錄。

2014年4月8日,玫茵堂珍藏明成化鬥彩雞缸杯8日在蘇富比重要瓷器及工藝品春拍上,以2.8124億港元成交價重新整理瓷器世界拍賣紀錄,買家為劉益謙。

2014年7月19日,劉益謙拎著一隻拷克箱,把成交價超過2.8億港元的明成化雞缸杯從港島帶回滬上,經海關專用通道辦完手續後,直接進入徐匯濱江的西岸藝術品保稅倉庫。

後來發朋友圈,拿著雞缸杯喝茶,上熱搜,號稱史上最牛逼茶席。

蘇淵在故宮研究過雞缸杯,看似小小一物,能得到幾代皇帝追捧,的確魅力過人。

首先其胎質潔白細膩,薄輕透體,白釉柔和瑩潤,表裡如一。杯壁飾圖與型體相配,疏朗而渾然有致。

畫面設色有釉下青花及釉上鮮紅、葉綠、水綠、鵝黃、薑黃、黑等彩,運用了填彩、覆彩、染彩、點彩等技法。

以青花勾線並平染湖石,以鮮紅覆花朵,水綠覆葉片,鵝黃、薑黃填塗小雞,又以紅彩點雞冠和羽翅,綠彩染坡地。

施彩於濃淡之間,素雅、鮮麗兼而有之,收五代畫師黃荃花鳥畫的敷色之妙。整個畫面神采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