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95章 文人風骨

不捨得假手於人,其實辛苦過程中就有收穫。如果全都是別人動手,自己就沒有體會,你去服侍它,它也會回報你,尤其是手感。”

“很多老先生常來天民樓,像耿寶昌先生、馮先銘先生都跟我關係很好。耿先生比我大12歲,現在有92歲,但他看東西基本上不戴眼鏡,也很少拿放大鏡看,就是用手摸摸。”

“看看器形、底足,摸摸口沿,敲敲聲音,就能準確說出窯口和年代,這個本事我一直沒學會。”

“前年才去世的陳玉階先生則完全不同,他跟仇炎之先生是師兄弟,他看東西就細的很,一個東西可以看幾個鐘頭,翻來覆去地看。而且他看東西有自己的決竅,不跟別人講,有時候高興了才會跟我說,聽他們講完之後,仔細記錄下來,再自己揣摩。”

遞給蘇淵一件永樂青花,介紹道:“天民樓的收藏重點是明清官窯,明代官窯到萬曆以後就非常糟糕,很多官窯停燒或由民窯來燒,叫官搭民燒。”

“到天啟崇禎時,基本失傳,很多寫著天啟年制的東西非常粗糙,所以資深藏家過去到萬曆以後就不收了。”

“父親是文人,年輕時寫文章,編報紙雜誌,對文史藝術早有興趣。只是經濟所限,加之連年戰亂,沒有條件收藏。”

“直到來港島做生意,有經濟基礎後才開始買一些東西,陶瓷字畫都有。當時這裡也沒有拍賣,蘇富比是1973年才來,大部分都是在博雅、中藝、集古齋這些地方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