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男兒的誓言!
原古慢慢的收回目光,轉身對著將士們說道:“好了,敵人不會再用攻擊,大家休整三日,三日後,我們回師中原!”
三天了,鎮南關沒有笑聲,甚至沒有人願意多說一句話。每個人面無表情,拼命的往嘴裡塞著食物,吃飽之後,倒頭就睡。
三天!
只有三天,他們必須儘量的恢復體力!
清晨,當第一縷陽光穿過重重迷霧,照耀在鎮南關上的時候,兩萬將士,揮師北上。原古走在最前面,原因無它,只因為他實在是不忍心看到那一張張還帶著青黑的臉,一隻只毫無情感的眼睛。這樣的戰士,決不應該繼續廝殺,他們只應該在風景秀麗的山林休養生息,悠悠閒閒得過上一年半載,這才能洗去血與火的烙印,然而,留給他們的就僅僅三天!三天!
再回首,殘破的鎮南關依舊是高大雄偉。
別了,這曾經帶給我們無限光榮的地方!
別了,這曾經帶給我們無限恥辱的地方!
別了,這給我無數生死與共的兄弟的地方!
別了,這曾經抵足而眠的兄弟埋骨的地方!
我們離開了。我們不是逃兵,我們只是去親自洗刷恥辱,用我們的一腔熱血去洗刷!
我們離開了。我們的軀體永遠不會再回來,但是,我們的靈魂一定會回來,和後來的兄弟一起並肩捍衛我們曾經丟失的榮譽和尊嚴!
第十八章滁州之戰
離開鎮南關已經整整兩天了,一路行來,沿途到處是斷壁殘垣。大軍沒有停留,甚至沒有多看一眼,就像是什麼都沒有發生一樣,沒有人知道他們心中有一團怎樣的火正在燃燒。
鎮南關的主將早已經以身殉國,四員副將也是僅剩其一。碩果僅存的副將——原定本是孤兒,自由追隨原大將軍東征西討,屢立戰功,積功升為副將。他雖然在連日的激戰之中留得性命,卻永遠都站不起來了。
原定催促四名抬著軟榻的兵卒緊走幾步,追上原古,掙扎著做起來,低聲說道:“公子,我們此行是要到哪裡?”
原古伸雙手將他扶在軟榻上,低聲說道:“按計劃,趕往滁州。”
原定低聲道:“滁州乃是長江以南最大的糧倉,又是通往京師的必經之路,更屯有五萬大軍,想必已經與南蠻軍正在激戰,這正是我們一雪前恥的大好時機。”
原古緩緩地搖了搖頭,沉聲道:“此番北上滁州,我們唯一要做的就是勸滁州的守將放棄滁州。”
“放棄?”原定微微一驚,接道:“不錯,滁州雖然是兵家必爭之地,但是數百年間未遭戰事,城不堅,池不闊,難以堅守,與其成為數萬將士的墳墓,還不如焦土與敵,儲存實力。”
原古嘆了口氣,搖搖頭,低聲道:“依我之見,糧食還是要留給蠻荒。”
“留給蠻荒?”原定再次坐了起來,大聲吼叫。要不是此人是老將軍的長子,他真的抬手一劍,將這漢奸一劈兩段!
隨著他的這一聲吼叫,大軍悄悄停下了腳步,靜靜地看著兩人。
為什麼?
為什麼帶領我們走出困境,擺脫死亡的人竟然要將我們大漢最大的糧倉拱手送給敵人,不共戴天的敵人!
原古看著怒髮衝冠的原定,看著一個個雙眸血紅的將士,低聲道:“千百年前,蠻荒本是我華夏一族,諸君請想,當初到底是因為什麼才被驅除出中原?”聲音不大,卻清清楚楚的傳到了每一個將士的耳中。此言一出,千萬將士一下子安靜下來,不由得低下了頭顱。一個可怕的傳說迴盪在他們的心頭:蠻荒一族本是華夏南部的一個部落,只因為矇昧未開,有糧吃糧,無糧食人,這才引起公憤,被軒轅黃帝的後人驅除出中原大地。
這是真的嗎?沒有人知道。一個傳說往往是已經無法考證的時候才真的令人們恐懼。
原古看著低頭沉思的眾人,接著道:“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將來是說我貪生怕死,以軍資敵也好,說我通敵叛國,圖謀不軌也罷,都由我一肩承擔!可是,諸君還有更好的辦法嗎?”
眾人低著頭,沒有一個人說話,甚至沒有一個人抬頭,大家悄悄地又邁開了腳步,堅定的腳步。
這才是唯一的辦法!
原古隨著大家邁開腳步,接著講道:“我們就是要將敵人引往京城,哪裡,有我們帝國最精銳的戰士,最堅固的城垣,最堅強的後盾。三十萬鋼鐵雄獅,以逸待勞,那裡,將是戰爭的轉折,不!那將是最後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