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霍寧回到s市後,很多人都放下了心, 但也有人提出要加強對霍寧的保護, 都被批准了。
現在不知多少目光都關注在這個專案上。
其實一開始這個有關建立覆蓋全社會的統一資料交換網路的專案, 雖然獲得了國家部門各種資源的支援, 但也只是抱著試試看的想法,
每個大國在資訊保安領域這方面都是必要的支出,現代社會,資訊戰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誰能保證自己的國家各行各業沒有被滲透。
誰知道會獲得這麼大的驚喜。
直接震驚了72小時內乘機趕來的眾位各部門的大佬。
研究所這回是真裡三層外三層重兵把守保護, 一般的人員早就被清場了。
畢竟到這來的幾乎是這個國家舉足輕重的大人物, 為什麼各個部門都有人來, 那是因為關於資料資訊交換,牽扯的絕對不是區域性,而是所有部門與部門之間的。
軍事,政治,經濟等等各行各業,沒有哪個領域不被拉入到這個交換資料網路中。
它就如同一個監控渠道, 能監管住所有的資訊, 不管是資訊主動的, 還是資訊被動的, 只要產生, 就會進入這個監控網路。
這個資訊,可以大到即將發生的一場恐怖襲擊活動,特大武器走私交易, 也可以小到某個縣城某條街上監控拍到的一個畫面,在網購上的一筆記錄。
真正的做到了只要在社會上留下一絲軌跡,就會被記錄蒐集到這個網路中。
聽著宋教授的講解,又見了他親自展示的數場測試後,所有人的眼睛都火熱了起來。
相比起科研人員單純地驕傲於在資訊保安上的科技進步,領先於世界一步,這些在各自部門職位都有著極高權力的人更快意識到,這代表著什麼。
無論對內,對外,都會是可攻可守的國之利器。
試想一下,整個國家的資料資訊都處於網路之中,那麼意圖滲入的外來分子,在國內的任何痕跡,在高度智慧化的安全監控網路中都一覽無餘,而華國的資料資訊則會被保護得十分安全,只要華國不想讓人知道,他們就碰不到。這樣一來,華國可以實現真正的對外資訊保安。
而在掌控了最全面,毫無遺漏的資訊後,對各部門的重要工作都大有助益,所提升的效率也會十分驚人,這些帶來的好處都是無法想象的。
比起軍隊的那位大佬,這位在國內政治還是世界局勢上經歷風雨的首長,顯然更圓滑穩重,握著宋教授的手,沉聲道,“國家感謝你們,做出了這麼大的成果。”
這可是隻在新聞上能見一面的大人物啊,
參與這個專案的研製和建設科研技術人員聽到他說這句話,都忍不住心『潮』澎湃,熱血上頭。
年已知天命的宋教授也忍不住激動了一把,但冷靜下來後,摘下眼鏡,眸底有著掩蓋不住的一絲憂慮。
過去的數十年,他一直致力於資訊資料領域,並且一直希望能利用所擁有的學識和能力推動資訊資料在科技上的跨越未知的一步。
如今,已經成功了。
但成功後這連著數日的測試,讓他從一開始的激動喜悅中漸漸平復下來,宋教授開始意識到它背後可能存在的隱患,或者說負面影響。
作為一名科研人士,最大的渴望莫過於在熱愛奉獻近一生的領域中,取得進步,踏出國家乃至人類都未知的一步。
希望創造前所未有的成果。
這個足以覆蓋全華國社會的資料監控網路,就是如此。
它的確可以帶來對國家對社會而言莫大的好處,甚至他的名字也很可能會因為這個專案的成功,獲得載入史冊的榮譽,哪怕這會是在他死後才能公開。
但當資訊全部處於監控下的透明時,又會不會太危險了些。
它是一柄重器,是否又真的能控制得住呢。
它監管的是資料資訊,還是網路背後的人。
它名為網路,但一旦投入實行,產生的作用絕對不僅僅限制於虛擬網路之中,它會成為整個國家的一張網。
不大的實驗室裡,這些都年過半百的大人物展開了激烈的討論和設想,就如何使用,還有這個秘密專案成功的訊息要不要先壓下,防止洩『露』。
其中一件還關於這個安全監控網路系統的取名。
宋教授嘆了口氣,他心裡很明白,即便自己提出那些疑慮,也不可能阻止繼續進行下去。
他在想,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