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種田, 趙歆也沒有真的下田勞作,那對於一個公主來說太出格了,而且以原身長年居於宮中的體質,說好聽一點, 是閒靜時如姣花照水, 行動處似弱柳扶風,換成現實,那就是哪怕在太陽底下也得打著華蓋,小心別曬暈了。
趙歆沒有如此興師動眾,但也的確表現出了她關心農事。
比如對莊園中農戶詢問作物的情況,常來看農田等等,
趙歆沒有表現出她本不應該接觸的學識, 但卻利用她的公主許可權在她的莊園裡做了一些事情。
比如說單獨開闢出一大塊土地來,拔了種在那上面的觀賞『性』花草,也就閒得蛋疼的貴族會弄這些了, 而且一年也未必來看一眼,卻要時時侍弄好。
她命人試種了大豆,水稻, 小麥這三種主要的作物。
趙歆也很想種土豆紅薯啊,可惜大熙朝根本沒有出現這兩樣東西,短時間內她也不可能弄的來, 只能因地制宜, 從輔助技能做起了。
合理種植, 科學種植, 配製肥料。
這些在資訊大爆炸的現代,是很容易就能瞭解到的知識,也許在很多人看起來不起眼,太簡單,卻不知對於古代,光是這簡單的幾步,也是靠著數百年的積累才形成的一種經驗。
在她還是姜苓的時候,她也見過人們對於土地的一種依賴和敬畏。
農乃國之根本,絕不是隨便說一句話。
趙歆沒有直接拿出這些知識來,而是在農戶中選了些極為出挑的,去專門耕種這塊田地。並提出若能想出令作物產量增加的法子,便有賞賜。
提供環境還有錢財,合理種植,肥料配製這些也是趙歆偶爾點撥的幾句,誘導他們去朝這些方向去想,
能被公主莊園收為農戶本就有本事侍弄田地幾十年的好手,趙歆又再次一挑,更是精益求精,說起來,趙歆也沒有他們對田地熟悉,不過稍加一點撥,很快便能想出點子來。
而趙歆給予的賞賜也相當豐厚,不僅是錢財,還可以免去其家人子女的奴籍,
更是激發了一眾農戶的熱情,剛開始,見公主與他們說話,還問他們農事,他們還膽戰心驚,不敢抬頭,奇怪公主金枝玉葉,怎麼對他們這些泥腿子的事感興趣了。但自從第一個被賞賜的人出現,就全然忘了疑『惑』和害怕,拼了命絞盡腦汁也要把公主說的試驗田裡的作物弄好。
其實趙歆身邊的宮人也不乏有勸阻的,覺得在田地邊上走一遭都是汙了公主貴體,但都被趙歆一句‘農乃國之根本’給駁回去了。
別人都只以為是洛河公主一時興起,但當真的出現成效時,所有人都呆了。
連被公主的賞賜『迷』了眼的農戶,回過神來才意識到這增加的一成半產量對天下的田地意味著什麼。
而宮裡頭也很快得了訊息。
殷嵐沒想到入宮六天了,也沒有被宣召侍寢,她的才人位份太不起眼了,這次大選十六位秀女,不少是出身名門,家世高貴,或容貌出眾的。
皇帝趙縉哪怕選也會先挑這些人,且也沒忘了舊人。
每天聽著宮女傳話沒有點她侍寢,殷嵐心裡就泛酸,道真是個爛用的大黃瓜。
這話還真是委屈趙縉了,六天他也就留宿後宮了三天,其中一日還是去看皇后和太子的,另外則是禮部尚書之女付盈,徵西將軍之女苗倩。
趙縉又不是重欲之人,而且這才是他登基第三年,忙著朝政還來不及,更是無心留戀後宮。
“你就該聽我的,主動去皇帝經過的御花園勾引他。”系統聲音冷冷道。
殷嵐扯著帕子,有些委屈,她還沒從上個世界的寵妃生涯中脫離出來,之前都是別人哄著她,捧著她,現在居然還要主動去勾引。
系統又提醒道,“你要是再不去,皇帝可能就把你忘到腦後了。”
“最重要的是,你的積分已經不夠了,我很難再維持這個狀態,可能要陷入休眠。”
一聽系統要休眠,殷嵐瞬間就服從了它的意思,“好好好。”
在皇帝路經的地方巧遇,也是宮中常有的事,皇帝上朝的地方和寢宮之間的路尤其是御花園,就成了妃嬪常去的地方。也談不上窺伺帝蹤,因為往往妃嬪要在那裡等上兩三個時辰。
誰知道皇帝會不會一時興起留下大臣在御書房說個好久,連御膳都在那用的,趙縉就經常做這樣的事。偶爾有妃嬪幸運的一兩次成功巧遇上了他,結果也沒能勾引到侍寢。
趙縉自認沒有先皇那麼飢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