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54部分

合,嚴鴻在濟南的最後一天裡,特意擺下宴席,款待諸位俠士。

酒宴之上。嚴鴻與邵景舉杯對飲,彼此誇獎對方。你說嚴大欽差年少有為,亞賽大宋包待制,救萬民於水火,我誇邵大俠文武雙全,俠肝義膽,摧首惡於萬軍。兩人都是少年英雄同儕之中不做第二人想的俊傑,更有濟南城下出生入死的交情,日後定要多親多近,云云。

不過這種話也就是說來哄哄外人。嚴鴻對邵景固然是忌憚嫉恨有加。邵景對嚴鴻搞的小動作也頗不了然。更何況忠奸難並立,忠義盟以匡扶朝政為大要。嚴嵩是他們潛意識中的一等大敵,而嚴鴻卻是這奸相孫子。雖說忠義盟不搞株連九族,可誰知道嚴鴻自己的立場如何?說來大家終究是兩種人,今朝朋友,來朝說不定就是死仇。所謂出生入死的交情等等,真在政治環境下說這話,也是當不得真的。

嚴鴻又使人贈送給忠義盟一筆珠寶,價值大約一二萬兩銀子,在起獲的白蓮教財物來說,那是九牛一毛,可對忠義盟來說,卻儼然是筆鉅款。邵景也沒多說,徑直收下,心中卻感嘆不已。之後,嚴鴻與丁老太爺飲宴相別,帶領本部,押送大批寶藏,浩浩蕩蕩迴轉北京去者。只令王霆、劉連率領錦衣衛十名,留守濟南,專一看押王玄等白蓮教魁首。說明若無聖旨,便是巡撫總督,或者內閣大學士親來,也禁止他接近犯人!

這一路人馬來時威風,歸時也更氣派。大車小輛上拉滿了箱籠,內中皆是赤金、珠寶、銀錠,若以價值論,就連如今大明的國庫,都不如這些車輛來的殷實。可以說嚴鴻車上拉的是大明的太倉都是少說。從某種意義上,這一趟回京,隊伍的價值可比下山東時候還要寶貴十倍。嚴鴻隨身的二百京軍、二百錦衣衛,在濟南血戰中傷亡過半,哪裡還能護得?

因此為防意外,朝廷又特意調撥了數千京營兵馬前來一路押送。除此之外,沿途之上各縣各州,衛所駐軍接力護送。但見令旗招展,鼓號長鳴,探馬信使往來穿梭,各地兵馬調動頻繁,各路巡撫的標營,大將的親兵皆來護送,生怕出了絲毫閃失。

一路上,押送這般重寶,嚴鴻自然小心翼翼,不敢再風花雪月。閒來打聽朝中大事,原來就在濟南大戰爆發之後不久,楊博在邊關也是不負眾望,打了個大大的勝仗。他算準庫騰汗一聽說邊軍南下,必然動兵,因此故意讓兩大總兵的兵馬大張旗鼓,揚言去救濟南,打出的旗號卻比實際兵力多了數倍。

緊跟著,楊博調動邊軍及增援的京城人馬,在惡狼川設伏,大敗貿然進犯的蒙古兵。庫騰汗以為邊軍主力已經抽調,一心趁虛而入,反而大敗虧輸,折兵萬餘騎。再加上二千精銳進犯山東被全殲,裡外損失,怕是幾年之內,也沒有膽量敢來進犯大明瞭。

聽到己方獲勝,嚴鴻心裡自是歡喜。至於南下的這一趟隊伍,在濟南大戰中損傷慘重。二百錦衣衛戰死六十多人,傷者七十餘人。二百京營兵馬,死者五十多人,傷者八十多人。甚至連欽差隨員都死了四個,傷了兩個。不過,嚴欽差有話,所有死者,欽差回頭都有優厚撫卹,傷者自有大大的傷藥費。不死不傷的,這一趟立下大功,自然少不了升賞。因此整體來看,大家還是喜氣洋洋。

隊伍中,卻有飛虎山的孫月蓉低頭不語。而且越近京師,孫月蓉的心情越是沉重。她本是個大大咧咧的性格,原本以為,做少奶奶與做少當家也沒什麼分別,左右不過是從玩刀子變成洗手做羹湯而已,能有多大差別?

可是她爹孫烈畢竟上了年歲,人老成精,卻沒這麼樂觀。這段日子抽冷子便給她講些大戶人家的規矩。還有那飛虎寨的智囊孟舟,也抓緊時間對孫月蓉進行系統的科普,包括妻妾之間相處的道理,如何坐,如何站,不能在丈夫面前坐,只能侍立,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孫月蓉要說上陣耍刀,衝鋒臨敵,不皺半點眉頭。可要說到這些規矩,卻是越聽越覺得頭大。想想自家真要進了嚴府,有那麼多管著她的人,有那麼多要守的規矩,簡直比戰場還有危險。這麼一想,不由陣陣唉聲嘆氣。夜晚之時,饒是嚴鴻如何好言安慰,卻也讓她難以放心。

另有一樁事,更讓她感覺心裡不安,那便是這支隊伍回程時多了一個絕色佳麗,武林俠女張青硯。她之所以跟著,明面上的說法是參贊軍機,欽差尚有些事務隨同處理。而對忠義盟私下的說法則是,等著嚴鴻幫她報叔父之仇。

說來,嚴鴻當日與張青硯有約,要幫她除掉趙文華報仇。後來張青硯也確實在飛虎山幫助嚴鴻打退了雷佔彪,奪回了孫月蓉,可謂是已經踐約。只是到後來濟南城下,雷佔彪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