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7部分

基紮實,就算是這些刺客攀咬他,也決不能就此扳倒。所以嚴世蕃並不打算真靠這個就幹掉徐階。

他的真實目的,是禮部的吳山,戶部的方純,還有都察院的人。

吳山執掌禮部,雖不似吏部那樣可以掌管百官升遷、貶謫,但其負責全國科舉、文教,各地府學、州學、縣學、衛學乃至國子監都屬於禮部管理。也就是說這些大明朝的政治官僚們,雖然在走上仕途後,會分派系、立山頭,但是在其未走上仕途前,都在禮部管理範圍內,而近水樓臺,禮部自然也就容易在未來官員中扶植自己的勢力。更別說進士出身的官員,告身、部照是由禮部而非吏部頒發,因此禮部算的上一等一的清貴衙門。

戶部則是朝廷的錢袋子,重要xìng不言而喻。現在嚴嵩一席已經把花錢的工部給掌握在手中,若是與戶部達成一體,簡直就是直接控制朝廷命脈了。

至於負責批評朝政、彈劾官員的都察院,則是大明朝有名的瘋狗集中營。上百個玩命御史都集中在那,成天眼睛瞪得比雞蛋還大,盯著百官找茬兒,找到茬兒就脫光了膀子破口大罵,罵得你一佛出世二佛涅槃,罵得你輕則灰頭土臉,重則身敗名裂。這許多年來,上至藩王下至地方官員,誰沒被他們參劾過?所以,誰如果能徹底掌握都察院,那麼發生政治鬥爭時,簡直可以直接靠鋪天蓋地的彈章就把對手淹沒,至少也能折騰得對方筋疲力盡。

禮、戶兩部尚書一向與徐階走的近,而與嚴家並不對盤。恐怕嚴世蕃此次要對付的就是這兩尚書了。至於都察院的左右都御史,則是摟草打兔子。這三處只要有一處能造成實質xìng戰果,則嚴家在朝廷的勢力將更進一步,而可能威脅嚴家的則將退一步,此消彼長之際,嚴府自然更是大大得意了。

看出小閣老的計謀之後,嚴系的黨羽們有的低頭沉思,有的交頭接耳。片刻,也開始紛紛表達自己的高見。工部尚書趙文華一馬當先,附和道:

“小閣老說的正是。依文華看來,今rì此事與那吳山、方鈍,都是難脫干係。且那吳老兒自持身為禮部尚書,目中無人,張嘴就是國朝體制,閉嘴就是祖宗禮法,屢屢與閣老為難,對聖上也頗為不敬。前番,有些個朝臣不滿聖上旨意,上書要景王外出就藩,就是他挑的頭,這老兒留不得。”

工部尚書趙文華,雖然論級別官職,是工部左侍郎嚴世蕃的頂頭上司。但是實際上,他只是依附嚴閣老的一條走狗,是唯嚴世蕃馬首是瞻的應聲蟲而已。作為嚴嵩的乾兒子之一,趙文華雖然官至六部,但嚴鴻本體記憶裡,除了成年累月來嚴府送禮,來給嚴嵩拍馬屁之外,對他唯一的印象就是,嚴世蕃支援的,他永遠支援;嚴世蕃反對的,他永遠反對,其他的則一點印象都沒有了。

今天,嚴鴻卻第一次從這趙尚書的嘴裡,聽到了一些有意思的東西。

當時嘉靖皇帝只有兩個兒子尚存,一是裕王,一是景王。這兩個兒子都非嫡出,而裕王年略長。

按理說,嘉靖皇帝年已不輕,為了帝國未來穩定,理應在兩個兒子中,選一個立為太子,以防萬一他翹辮子時,有個繼承人來掌管帝國。然而嘉靖皇帝卻遲遲不肯立儲。不但如此,他還把兩個兒子都養在běi jīng,這樣形成二王並立的架勢,存心讓繼承人保持懸念。

這事兒雖然讓看客們很開心,卻讓朝臣們大為不悅。為此,那些自持忠良的大臣們,屢次要求皇帝立儲。更有人直接要求嘉靖皇帝讓小兒子景王離開京城,回到封地去。他們是想用這法子來變相確認裕王的繼承人地位。嘉靖皇帝沒有理睬他們,但這種積極的促進,還是讓嚴府頗為不滿。

趙文華主張的,就是把這幫大臣中為首的吳山趁機除掉,以拔掉阻礙嚴嵩一系的潛在威脅。

################################################################

小說今天下午兩點就沒有分推了,以後找這本書會更加困難。目前的收藏數上看,這本書的撲街幾乎已經成了定局。

不過作者在此表示,這本書的成績無論如何,絕不會太監。我會一直努力把它完成,希望能得到讀者朋友的支援。收藏、推薦什麼的,是支援我一直下去的動力來源。

第七十二章 各懷鬼胎

這時,大理寺少卿鄢懋卿也隨之發話:

“不錯,不過懋卿以為,此次更必要的,是除掉都察院鄭曉、周延二賊。他二人素不把義父與大哥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