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08部分

戰術的簡單複製,而是一種逆向的復古。

在具體說明弗裡德曼所謂自由人重生戰術之前,首先,不得不提一下,這個所謂的自由人,究竟為何物。

自由人,在足球術語裡,與清道夫同義,前者譯自義大利語“libero”,清道夫則譯自英語“sweeper”。這種戰術,最先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世紀20…30年代,它的位置,介於門將後後防線之間,作用是“清掃(sweepup)”隊友的防守錯誤和對手的進攻。

第一位偉大的自由人是1950年加盟國際米蘭的伊瓦諾…布拉森,第一支將自由人發揚光大的球隊也是國米。埃雷拉的“大國際時代”,自由人是皮齊。與布拉森相比,他已不是單純的防守型清道夫,意媒贊他“傳球從不隨意而為,視野超級棒”,實際上乃由守轉攻的指揮官,當賈伊爾和法切蒂兩翼齊飛之時,皮齊的傳球總能找到他們。

自由人的春天始於70年代,代表球星是貝肯鮑爾。“足球皇帝”不滿足於古典清道夫的職能,他認為“我在所有隊員的最後,視野最開闊,看到他們看不到的全域性,如果我助攻上前,選擇的路線必能出其不意”。於是在本方進攻時,他從中衛身後殺出,或帶球銜枚疾進、打亂對方防守,或用傳球引導本隊的進攻方向,一舉定義了“現代自由人”——也被稱為“theattackingsweeper(進攻型清道夫)”。

以貝皇為首,自由人從70年代開始風靡全球,湧現出特雷索、西雷阿、布朗等名將,就連全攻全守的荷蘭也有克羅爾。風靡至何地步?1973年歐冠決賽,阿賈克斯和尤文陣中各有一名自由人,前者是許爾斯霍夫,後者是隊長薩爾瓦多雷。直到90年代,自由人才逐漸偃旗息鼓,薩默爾被認為是“最後一位偉大自由人”。此後幾屆歐洲盃和世界盃仍有零星球隊使用自由人,但它作為一種潮流已走向消亡。

說完原始的自由人戰術,接下來,則到重點了!

那就是,何為弗裡德曼戰術核心裡的自由人【逆向復古】呢?

自由人是“(本方)守時在後,攻時向前”,逆向復古正好相反,“攻時後撤,守時在前”。具體而言,就是單後腰在防守時位於防線之前,履行原本職責,這個沒有變化;變在由守轉攻時,兩中衛向左右拉開,他後撤嵌入其間,其作用與現代自由人很像:利用開闊的視野,為前場的攻擊手和兩翼插上的邊路球員輸送炮彈。放在橄欖球賽場,相當於四分衛。

這種逆向復古,早在幾年前就初現端倪。戰術史家喬納森…威爾遜指出,瓜迪奧拉時代的巴薩,亞亞…圖雷、和布斯克茨曾先後扮演這一角色。此外2007…2008賽季的頓涅茨克礦工,波蘭後腰萊萬多夫斯基(非多特前鋒)亦是如此

好吧,說到這裡,相信大家已經明白,弗裡德曼為什麼能研究出這麼一個明顯和他能力不相符的超級戰術了!

沒錯,正是在考慮到亞亞圖雷,莫德里奇,斯內德3個人,正好和瓜迪奧拉時期巴薩中場的亞亞圖雷,伊涅斯塔,哈維配置差不多後,弗裡德曼炒了瓜瓜的戰術。

當然了,在這裡說弗裡德曼抄了瓜迪奧拉的戰術,即正確,但又不完全正確,因為,在不眠不休的研究了幾個晝夜巴薩比賽後,弗裡德曼還是融入了一些自己新思想的。

正文 第444章 戰術篇

第444章戰術篇

在接下來的比賽中,弗裡德曼已經決定,把球隊的戰術,從4…2…3…1朝著4…1…4…1的方向去湊攏。之所以說是靠攏,不是完全轉換,則是在於,在首發的時候,弗裡德曼依然會堅持的安排莫德里奇+亞亞圖雷組合,不過,在球隊進攻的時候,弗裡德曼會採用李毅之前的建議,安排2人分開前插,這樣一來,說是說4…2…3…1,但在進攻的時候,水晶宮的陣型就變成了單後腰4…1…4…1陣型了!

不過上面借鑑李毅想法都不是最重要的,對於弗裡德曼來說,這個戰術,最重要的地方,還是在接下來這個關鍵點。

李毅之前提出的戰術當中,到的上面提到的地方,就算完了,不過弗裡德曼研究出這個新戰術,在這裡,卻只是剛開始而已。在一個後腰(莫德里奇)前插後,弗裡德曼非常光棍的繼續借鑑瓜式巴薩的踢法,由守轉攻時萊斯科特和文森孔帕尼向兩邊拉開,亞亞圖雷作用恢復到他在巴薩踢球時期,後撤到兩中衛之間或稍前方(球隊整體態勢仍是向前,兩中衛也在同步前壓),利用視野優勢,或短傳將球交給前腰斯內德,或長傳直接找兩翼的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