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部分

工。”

他看了看他女兒,心中疑惑,覺得現在不是過年,幹嘛要回來呢?

譚支書繼續說:“她在江城市紅鋼城工作,最近‘**’鬧得很厲害,很多單位都停業了,包括她。”

我看了看他女兒,她似乎有些嬌羞,跑開了。這個丫頭片子,在大城市呆過的,啥人沒見過?還故意扭捏作態,不知道是什麼意思。

德志問:“你女兒在江城做什麼呢?”

譚支書說:“做中醫推拿按摩針灸。”

他明白了。原來如此!

看起來他女兒已有男朋友了。

譚支書介紹道:“她在江城市做了幾年,談了個男朋友,也在江城。”

姚德志看他女兒穿的戴的,衣料不凡,打扮入時,再看看譚支書家的新房,和周圍的石頭或土壘的房子相比,有著很大的區別。知道搞這一行的確很賺錢。德志不願意去多想,他的女兒是否從事特殊服務?但從他的觀察來說,好像沒有。人們很會聯想,看到美容就想到不乾淨。其實,對美容有誤解。醫院裡也有美容,難道那裡也骯髒不堪?

但他又拿不準,也就不取臆測了。

第二天,德志起床後,感到有些飢餓,才發現時間不早了,仍未吃飯呢。左等右等,不見動靜,而他肚子卻等不得,開始唱空城計了。

還好,他帶了小城特有的餅子,就先吃了兩個充飢。

等到快十點的時候,譚支書的女兒上樓來喊他下樓吃飯。她走後,房間裡留下一些香氣。他倒不敢想入非非,人家已經有朋友,他也才新婚不久,幹嘛去想一些不切實際的事呢?

下樓來,飯菜已經擺好。德志弄不明白為什麼這時候吃飯,不過,入鄉隨俗,他也不敢多問,生怕留給譚支書不好的印象,萬一譚支書背後告狀,將德志告到齊老師那裡,肯定會招來一陣狂風暴雨的。於是還是少說多做,謹慎為上。

譚支書說:“我們一天吃兩餐,第一餐在上午十點,第二餐在下午五點。”

原來是這樣!

他從小到大都是一日三餐,沒想到這裡卻不盡然,讓他好等!早知道如此,他就不頓生懷疑,還以為這裡的風俗是不熱情不好客呢。

他們開始吃飯了。很好吃的臘肉,洋芋(土豆),還有泡菜,以及土雞蛋,折耳根(魚腥草草根),都是地方家常菜,但對他來說,都特別地新鮮。飯呢,是大米和苞谷(玉米)粉混合的,很好吃。粗細搭配,有助消化吸收,更重要的是,吃別的不經餓,很快就沒力氣,吃了包穀和臘肉,感覺就是不同,不感到餓,渾身上下都是力氣,做事不喘氣,也不覺得累。

他吃了兩碗,已經很飽了,因為接觸這種包穀飯時間不長,需要一個適應的過程,不能一次性吃太多,只有先吃這些,等以後再說。

飯後喝茶。喝茶是山裡人的生活習慣,就像西方人喜歡喝咖啡一樣,飲茶成為山區百姓的生活必不可分的一部分。

邊喝茶邊聊天。

譚支書說:“過去村裡沒有電,一到傍晚,吃了飯,就上床睡覺。沒有電,就不像現在有電視節目可以收看。老早上了床,睡不著怎麼辦?夫妻兩個只好幹那事。。。。。。”

德志呵呵一笑。譚支書也笑了,真是難得啊!原來他笑起來也很可愛。

譚支書說:“我們這裡的主食是‘金包銀’,就是苞穀粉和大米一起蒸,金的是苞穀粉,銀的就是大米,這樣的飯耐餓,幹活時,更有力氣。”

“男人有力氣,女人也需要。晚上熄了燈,主要的娛樂就是房事了。所以那幾年,計劃生育工作很難搞,不像現在,通了電,有了電視,有了vcd,可以轉移一下注意力,不會天天只想做那事了。我們村的女人很厲害的。”

譚支書說著,拿眼睛瞟了一下他妻子,他妻子伸手要打他,看到德志在場,就住了手,一朵紅暈立顯在她臉上,低了頭快步走出去了。譚支書看來,哈哈大笑,說:“老傢伙,還不好意思了?”德志不好再問,這些人從年輕時候過來的,大概都是心知肚明,不必把窗戶紙捅破。就憑譚支書的如花似玉的妻子,作為美人**,譚支書不把自己掏空就對不起人,因此,一夜幾次郎,可能是n次,沒辦法統計,這是當事人的**,不能探尋,也不能隨便說說。飯可以隨便吃,但話不能隨便說。這是規矩,一個人不懂規矩,就是一個不懂事的人,時間久了,註定是不討人喜悅的人。德志不想做這樣的人,從譚支書身上,德志也發現一些優點,值得好好地學習,將來指導自己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