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鄉村幹部做好了。”說著,他瞟了一眼他所說的三級幹部,大家點頭不已,馬上答應。省領導說:“那,就辛苦各位了。”省領導倒不客氣,對機構領導說:“請翻譯給道格先生聽,他不能陪同,但安排了專門的人士陪同。”機構領導也巴不得省領導不去,擔心他去了瞎指揮,聽也不是,不聽也不是,弄得大家都左右為難,不知所措。所以,她馬上給道格先生翻譯,道格連說:“ok,ok。”事情就這樣成了。
說實話,水源所在的位置都是人跡罕至的地方,路徑都被灌木和雜草掩蓋,還有一些刺槐,以及其它帶刺的各樣植物的枝條,長到齊腰深,人一經過,就容易被尖刺扎破皮肉,或者拉傷衣服,連村民也沒幾個願意去水源處,只是到了冬季,落葉的樹木葉子差不多落完了,雜草已經枯萎,村民上山砍柴的時候,才去水源那個地方。這時候,的確很辛苦。省領導不愧是高階領導,未雨綢繆,先都申明瞭觀點,趁有些人沒回過味兒的時候,就給人打了預防針。到時候大家也就不會說閒話了。
臨行前,餘哥給大家分了一些礦泉水。人太多,不夠分,鄉長馬上到學校的小賣部,又搬來兩箱,這樣每人都分到了一瓶。包括道格先生。當然,還剩下了半箱。村支書很積極,這時候不表現,更待何時?他拿來一把砍刀,走在最前面,見刺就砍,見枝條就殺,果然,他的努力,使大家都受益,給人的印象非常不錯。但是,許書記的作法,許主任不怎麼看好,他也拿了砍刀,只是沒有許書記的動作快,於是,許主任就在後面冷笑。然後,就專門跟著道格先生,回答機構領導翻譯過來的問題。
道格先生很欣賞村乾的作風,不停地豎起大拇指。太陽漸漸升高,人們走路爬山,很快就熱起來。伊妹的額頭上已經沁出細細的汗珠兒。道格先生個子高大,腿長,走起路來,速度還行,倒是不常爬山的人,和他漸漸拉開了距離。
他們終於到了水源處。水從山上來,但還不是真正的源頭。這水是從砂石縫兒裡沁出來的。技術人員在場,他解釋說:“這水不是水源水。是從水源出來的,但經過了地表,然後又進入地下,到這裡,經過砂石的過濾,他們看到的水,就是這樣。”道格先生不知道他在說什麼,看看機構領導,領導給他做了翻譯。他才明白過來。連說:“ok,ok。”道格先生的礦泉水已經喝完。他靈機一動,就開啟瓶蓋兒,彎下腰,把空瓶子的嘴兒對著潺潺而流下的水,不一會兒,就裝滿了一瓶。大家不解,他看著大家,呵呵呵一笑,然後說了一大通話,看看大家沒什麼反應。他把眼光轉向機構領導,示意她,請她翻譯。機構領導說:“道格先生說了,他看到這裡的水還不錯,量夠大的。打算帶回一瓶水,到美國去化驗,看看水能否飲用。他謝謝大家陪同他來看水。”大家終於明白了,“嘩嘩譁”地鼓起掌來。
然後,道格先生又走訪了幾家農戶。然後打道回府。
午飯沒有在村裡吃,而是到縣城吃。道格先生對歸州人的熱情,很感動,在宴席上,透過機構領導的翻譯向大家表示了謝意。很不錯的,他學會了說“謝謝!”這兩個字大家都聽得懂。雖說有些油腔滑調,但對道格先生來說,已經盡了最大的努力。說不定,他在老家,經過了很多次的練習,才學會說的呢。
道格先生回國後,就對他帶回的礦泉水瓶裝的水源水進行了化驗,結果是不合格。很多指標都不合格。親愛的道格先生哪裡知道,對水化驗,必須要在取到水樣後的24小時以內進行,而且要對取樣所使用的瓶子進行嚴格消毒。
道格先生喝空了的瓶子,已經受到汙染,何況這瓶水還要漂洋過海,先經過香港,再飛美國,24小時遠遠超過了。不知道道格先生還去過哪裡,說不定還到了緬甸,那就更超過了時間。
可愛的道格先生,心誠,感恩,可惜技術不過關,或許是太幽默了。
下一站要去白泉村,那裡會有一座寺廟嗎?
第035章 未解之謎
對待這份水質化驗報告,他們不能決定如何處理,只有請示領導了。伊妹的普通話帶著京都人的京腔京韻,好聽,雖說不是京都人,但是,她在京都摸爬滾打這麼多年,多少都學到一些東西,普通話,尤其是京都話,說得很地道,讓人欽佩,這個要讓餘哥學習好半天,也許好幾年,也許幾十年都沒有這個效果。於是,大家就讓她負責聯絡領導。沒想到,領導是女的,異性相斥,反而不喜歡,伊妹怨姚德志不該這麼做,就想到要去聯絡領導,畢竟,他是公的。好吧,剛才不是不願意嗎,他再試一試。機構領導聽了他的彙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