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懋吃燒餅,吃燒餅的錢自己出,買肯德基的錢卻拿去報銷。報銷之後的錢,尹懋要求芭比給予考慮。卻沒有給。尹懋就決心以後再也不和她一起出差了。
話說回來,出不出差,和誰出差,還不是領導的一句話的問題嗎?誰敢不聽,有誰不服?
領導之一是芭比的大姨媽,這個靠山暫時還沒倒,芭比也可以得意幾天。尹懋人到中年,在走下坡路了,以前挺積極的人,因為心直口快,得罪不少人,所以,在同事們並不得民心,沒有被看好。哪怕他的意見很對,在某些人的心目中也是不對的。
所以,在關鍵的時候,領導還是偏袒芭比多一些。說到底,機構是芭比的大姨媽說了算。劉小姐是香港人,既然到了荊楚,就得聽從地方的安排。在香港再強勢,到了荊楚,也得軟下來,否則不會和大姨媽合作得那麼久。
尹懋他們在去京師之前,曾想到過京師有一位原來dashing基金會的老同事。雖然沒有轉正,在延長其試用期時,和餘哥有矛盾而離開機構,但是她的聰明、漂亮和能幹,已經是眾所周知的了。正因為人太強了,就招致忌恨,大姨媽就沒有極力挽回她的意思。
劉小姐也不敢和大姨媽犟嘴,雖心裡可惜了這麼個人才,但為了委屈求全,以後求大姨媽的日子還多著呢,所以,馬上調整狀態,站在了大姨媽這一邊,也開始數落起伊妹的諸多不是來,為她的不辭而別尋找冠冕堂皇的理由,好混淆視聽,讓同事認為當領導的是多麼無辜,伊妹是多麼地剛愎自用,不懂感恩。
尹懋從來沒有跟伊妹聯絡。當時在洪山村考察學習,伊妹和德志分在一組,芭比在尹懋那一組,尹懋是老同事,是當時的帶隊隊長,對芭比了解的程度比對伊妹瞭解的要多要深要全面,尹懋是不看好芭比的。
芭比從冒名頂替的中專衛生學校裡畢業,沒有工作,她甚至沒有屬於自己的真正的文憑。那份中專文憑,是別人的,她自己沒有。畢業等於失業,她無地可去,暫時在家。
她家在農村,但是,她從小都沒種過地、耕過田,對電視節目的痴迷卻是遠近聞名,懶惰無比,家裡拿他絲毫無法。她的爸爸只好求助她大姨媽,大姨媽當時以基督教協會的名義和劉小姐合作,久而久之,兩人的關係就鐵了起來。劉小姐對大姨媽齊老師的依賴也與日俱增,到最後完全聽命於齊老師,每動一步都要向齊老師請示彙報。雖少中間也有分歧,鬧意見,可最後都以劉小姐的投降而告終。
正因為如此,尹懋看得清、瞧得遠,他嘴上不想和芭比同事同行,但是,劉小姐的命令到最後他還是聽話照做的。這也說明他是矛盾的統一體,一方面發發牢騷,一方面不敢違抗,他的目的簡單得很,就是混到退休,不再想熬一個什麼官噹噹,過過癮,說起來也沒來世上走一回。
尹懋問德志要了伊妹的電話號碼,他知道德志和伊妹一直在保持著聯絡。雖說沒再在一起,但是,就像在一起一樣。現在的通訊非常發達,一瞬間,訊息就傳到千里之外。再漫長的相思路,也在那一刻美夢成真。
沒錯,聽到對方的聲音,就如同身臨其境,的確是一種美好的感受。德志告訴了尹懋伊妹的電話,尹懋很感激,說到了京師,如果有時間,就和伊妹聯絡。
當然,芭比沒有伊妹的電話,她從尹懋那裡知道了號碼,就在火車上不斷地跟伊妹發簡訊,目的就是去了京師,希望得到伊妹的照顧。伊妹在京師打拼多年,多少混了個地名兒熟悉,偌大個京師城,尹懋和芭比從沒去過,才去肯定要迷失方向的。
德志也跟伊妹說了這個事,伊妹很高興,盼望著早日見到荊楚老鄉,曾經的同事。
尹懋和芭比的培訓持續了三天時間,然後他們去到處走一走,看一看,京師,他們終於看到了,故宮和**,心裡得到了莫大的安慰。只是可惜,芭比一心在看電視節目,對京師博大精深的歷史文化一問三不知,倒是尹懋還略知一二,他愛看書,對京師的瞭解比芭比多。
尹懋和芭比聯絡了伊妹。伊妹其時已經在上班,但是要趕到火車站送行,還是有不小的困難。
伊妹決定趕到火車站送行。來的時候因為忙沒去迎接,走的時候不去送,那就不像話了。所以,伊妹趕了兩個多小時的車,到了火車站,見到了他們,三人相見,感慨不已,一別竟然數載,有很多話要一吐為快。但是,開車的時間馬上就要到了。
到江城的旅客已經開始檢票進站了。伊妹交給了芭比兩袋食品,交代說:“諾,一人一提,在路上吃,來的時候匆忙,沒來得及仔細挑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