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8部分

德志也感到挺奇怪的,王恩義也是殘疾人,他應該和王全是是同病相憐才對,為什麼讓孩子去欺負比自己條件更差的人呢?德志百思不得其解。

王支書說:“王恩義身體的一半都沒有了,值得同情。可他拿同情做資本,藉此機會向政府和相關人索取照顧,要特別對待,因他會說,加上本身的殘疾,很容易獲得一些資源,他藉著這些資源,就變得不可一世起來,常常教育孩子不要受欺負,不要吃虧。孩子就記住了這一點,所以,對比他家更弱勢的人也起了壞心思,唆使孩子毆打王全是的孩子。這個事我們村委會也向王恩義提出了批評,並且警告他,如果再讓孩子毆打別人家的孩子,將要扣除王恩義家的退耕還林款,以此款作為對受害人的賠償。王恩義才有所變化,讓孩子不要欺負王全是的孩子,同時,還有一個底線,就是不能吃虧,如果,有人敢打他家的孩子,他就會讓孩子拼命捍衛自己,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跑。即便人家找上門來,也不會拿他一個高位截肢的殘疾人怎麼地,所以他就有恃無恐。”

德志心想,難怪王全是現在接近麻木,屋漏偏逢連夜雨,也應了那句古話,叫做“福無雙至,禍不單行”。

離開王全是的家,華愛要開車返回官渡鎮。

姚德志想了想,在村裡也沒什麼事。不如回縣城去,轉念一想,到縣城也沒什麼事。不如去坪村住一晚,看看那裡的情況。

德志辭別了王書記和王全是一家,坐上車往山下駛去。路過坪村,德志下了車,和華愛道了謝,華愛絕塵而去。

到了住點,餘哥不在。

許紅才家的看見德志,熱情地打招呼。她正在摘南瓜花。德志問她:“老人家,您摘南瓜花幹什麼?”

她說:“吃啊。”

德志挺好奇,接著問:“南瓜花能吃嗎?”

她說:“炒著吃、煮湯吃都行。我做給你吃這麼樣?”

德志說:“好啊。請問餘先生去哪裡了?”

她說:“去許主任那裡了。”

許主任住在高處,德志懶得去爬坡,就不想去。

從門洞裡掏出鑰匙,他和餘哥約好,鑰匙就在門框上的門洞裡,這樣就不用把鑰匙隨身攜帶了,減少丟失的風險,再說,山區的環境,山大人稀,交通不便,基本上沒有什麼小偷,小偷偷了東西也跑不遠,因為只有一條主要公路,很容易攔截。所以,山裡的治安挺好,門不上鎖也沒事。餘哥和德志是外地人,考慮到安全,還是謹慎些好,出門一定鎖門。

德志進了屋,開始整理他的床鋪,突然,他發現了一條蛇,嚇了他一跳。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

第063章 陳王送禮

是一條小蛇,可能外面太熱,它進來乘涼來了。德志發現它之後,它就溜走了,德志並不想傷害它,它畢竟沒有傷害到德志。

德志準備好了鋪蓋,又開啟一本書,開始看起來。

這裡和家鄉相隔千里,但同在藍天下,總可以學習到一些新東西的。知識並沒有空間的限制。學習不分時候早晚。德志聽說,許紅才的兒子就是在這裡考出去的,德志雖然已經過了讀書備考的最佳年齡,可是為了避免得老年痴呆症,他要堅持學習和讀書,讓腦細胞處於興奮狀態,或者處於不斷更新的狀態,確保自己的腦細胞活躍,將來不至於聽不懂年輕人談話。

德志讀的書是一些專業書,沒想到許紅才女兒家的書櫃裡,竟然有不少有用的書。可惜,它們絕大部分都被塵封,隨便翻翻,教科書佔大部分,另外還有一些勵志類的書,還有一些歌本。

德志心想,這些教科書肯定是孩子們用過的,這些歌本大概就是孩子的父母看的,說不定是孩子的爸爸的。

對於房東的書,德志一本都沒動,不過,那些書多少代表了主人的興趣和追求。德志認為,男主人是個聰明人,而且是個愛動腦筋的人,不想庸庸碌碌地過一輩子。但話又說回來,他又是一個比較懶惰的人。這個懶惰,應該是指體力方面的懶惰。有人愛動腦筋,不愛動手;有人愛動嘴巴,不愛行動,這些人在社會上佔了很大部分,簡單地說,就是頭去了身子來不了。

德志正在看書時,餘哥回來了。

他看見餘哥在,很高興地說:“你終於來了。我剛想要給你打電話呢。”

德志說:“你捨得打電話嗎?”

“怎麼捨不得,為公家的事,在必要的時候打電話,為私人的事,沒必要也要打。這是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