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來說去還是路費,汽油費或者柴油費。這些費用肯定要加在菜的價格裡。讓買菜的人來埋單。
老闆娘見了他們三個,感到好奇,一看,就知道他們是外地人。說話都和本地人不一樣。方言是最好的身份證。無法掩飾。
老闆娘長得比較豐滿,眼睛有神,旁邊一個男的。顯得有些猥瑣,德志一看,就知道他倆是夫妻,這是憑經驗看出來的。一般的家庭,倆口子都是一個強一個弱,不可能都很強,因為都很強,肯定不是吵架就是打架;不可能都很弱,因為都很弱的話,倆口子沒有話說,日子也過得鬱悶,沒有意思。
“你們是哪裡人啊?”老闆娘說。
“是北方人,是南方人,總之都是荊楚省的人。”
“哦,明白了,你們要什麼?”
“我們想要一些菜。”
“你們要菜做什麼?”
“我們買菜做飯吃啊。”尹懋有很多話。
“你們不是當官的吧?”
“不是。”
“不是當官的,那到村裡來幹什麼?”
“不是當官的,就不能來村裡嗎?”
“哦,不是,一般來說,當官的來村裡,來了看看就走了,你們還做飯吃,看來,不是一般當官的。再說,當官的來了,誰還買菜做飯啊,都是村裡招待了。”老闆娘說。
“你說得對。我們不是當官的,所以要自己做飯吃。你是哪裡的?”
“我?我是隔壁村的,就是卸甲村的人。我的房子的地基就屬於卸甲村的,這裡和柏松村搭界,我的房屋那邊,就是柏松村,這邊,就是卸甲村。”老闆娘說。
餘哥挑好了菜,然後放在電子秤上一一地稱了,老闆娘一邊說話,一邊按著語音計算器,算出了錢數,去掉了零頭,大家都很高興,想不到這老闆娘還真懂事,知道還利於民,這樣讓大家都嚐點甜頭,下次還來買。
她家的菜比較新鮮,看起來還比較嫩,比如說大芹菜,明顯是從平原運上來的,尹懋有高血壓,網上說,多吃芹菜可以降血壓,他就買了,看上去,那芹菜像是才摘的,其實已經放了幾天,肯定用了保鮮劑啥的,讓芹菜保持新鮮。
這樣的小店,裡面的東西很多都是三無產品,特別是副食,德志看了一下,沒有產地,沒有保質期,沒有廠家的名字,可能都出自一些小作坊,德志不敢買,也不敢吃,倒是對當地出產的東西,還比較感興趣。
在這樣的小副食店裡,對孩子們來說,就是一個大世界,這裡很很多的東西都是孩子們喜歡吃的。
在家帶孩子的一般都是老人,孩子想吃什麼,他們都會滿足,不會讓孩子失望。孩子們都渴望到這樣的小店來,來了,就會有吃的,絕對不會空跑一趟。老人也不願意常來,索性買了一大包,帶回去慢慢地吃,因他們下山一次特別艱難。
結算清楚後,他們離開小店,剛走幾步,發現在小店旁邊有一家糧油店,中間隔了一間裁縫店,很好,這裡衣食住行都包含了。說到行,在店門口停了不少的麻木車,司機站在那裡,有的坐在車裡,在等客人。要想消費,這裡都有,不用多跑路。
糧油店很有意思,也賣豬飼料,看到這樣的招牌,會讓人想想自己是人還是豬。進糧油店買豬飼料,到賣豬飼料的店裡買糧油,看來沒什麼問題,可總覺得彆扭,誰讓這是村裡的大世界呢。沒有什麼,只有適應,多看幾次,就不覺得礙眼了,多想想,就不覺得彆扭了。
賣糧油的老闆是個高個子,戴著眼鏡,嘴巴突出,老闆娘個子矮,小眼睛,總像在笑,眯縫著眼,嚴肅的時候,才露出一點眼睛珠,看得到一點眼神。
店裡看起來髒兮兮的,灰濛濛的,看不太清楚,老闆在閒的時候,竟然還有膝上型電腦,放在一堆麵條中間,上面也佈滿了灰塵,不知道他這筆記本能用多久,看上去,就像剛從灰堆裡找回來的一樣。
糧油店裡的貨還不少,有幾種油,本地菜籽油分兩種,外地色拉油分兩種,有好有一般的,德志更喜歡本地菜籽油,好的菜籽油,經過了加熱處理,是熟油,一般的菜籽油,沒有經過加熱處理,是生的,吃的時候還要加熱,否則會很難吃。
這些都是尹懋介紹的,當然,賣油的眼鏡更願意賣好油,油越貴,他賺的錢就越多。
考慮山裡人比較實在,只要菜裡帶點油,就行,也有嘴刁的,油少了就不吃,覺得不好吃,有了這些型別的消費者,就有了這些產品,賣油的眼鏡大概深諳此道,就明白了這些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