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2部分

,完全可以證明餘哥比德志強,德志沒有這張王牌,只有逆來順受的份了。

德志中午簡單弄了點飯吃,一個吃飯真沒意思,不過,古今聖賢皆寂寞,一個人想幹什麼就幹什麼,不會有人干擾。從窗戶向遠方望去,看見長江大橋已經完工,只等開始通車的日子到來。估計就在這兩天,看德志有沒有福氣從橋上走一回了。

樓下山坡上的南瓜已經成熟,可惜還沒有人來摘,在橘子樹下,有兩袋垃圾,是餘哥所扔。扔的時候,德志剛好在窗子附近,聽得清清楚楚,頭頂上的窗戶開啟的聲音,餘哥的咳嗽聲,然後白色的垃圾袋從頭頂上飛過去,穩穩當當地落在橘樹根部。

不知道餘哥在村裡怎樣去講衛生科,本來自己都不講衛生,損人利己,懶惰有加,還去教訓別人,真有點滑天下之大稽啊!

要知道,每天垃圾車都要從門前經過,垃圾車的音樂聲,能傳到很遠,聽到音樂聲,出門丟垃圾到車上,是輕鬆無比的活兒,可是,餘哥就是要添堵,讓大家都過得不開心。

德志每天開啟窗戶,都會看到那白色的垃圾袋,本來是很小的事情。但是,心裡總不舒服。那些白色垃圾太扎眼了。苦於德志要到下邊去撿,還隔著一層樓,跳下去的一定會導致危險發生。

對於餘哥亂丟垃圾的作法,尹懋無話可說,尹懋和餘哥,本是鐵哥們兒,尹懋可以包容餘哥的一切,甚至缺陷;如果餘哥敢欺負他,他也不會客氣。他也可以在領導面前據理力爭,這個時候,膽小就是懦弱,和情操沒有關係。

德志接到簡訊,是妻子發來的,說已經上了快船。

因她這次是第二次來,雖說不是輕車熟路,但也確實比第一次來要好得多。

上了快船,意味著還有一個小時就要到歸州港,德志想給圓臉打電話或發簡訊,告訴這個訊息,轉念一想,不行啊!妻子帶著孩子來看她老公,發現老公身邊已經有了一個女人,那可不是好玩的事。即便德志又一千張嘴,也說不清。越描越黑。

乾脆不對圓臉說算了,為了家庭團結穩定和諧,寧願自己打車去接,反正劉小姐已經表態給報銷車費,當然,也包括在歸州境內的交通費了。

時間快到了,德志走下山,攔麵包車,在門口,能坐上車的機會很小,要靠運氣,再往山上去,就是比較偏僻的地方了,那裡基本上是郊區了。平原城市,郊區是平面的,離城區中心越遠的地方,就是越不發達的地方。在山區,郊區是立體的,越高的地方越不發達,這是兩者的明顯的區分。

在山腳,攔車很容易,經常有車從土坡到西坡,或者往相反的方向跑客運,白坡剛好位於中間地帶,無論到哪裡,都行,馬路上行人很少,主要是車在跑。

車包括摩托車,在山區,摩托車也是比較貧窮家庭的必備交通工具,因它比乘坐中巴車或者麵包車便宜。擁有摩托車的窮人是歸州特色,推而廣之,一般來說,在山區擁有摩托車不值得炫耀,作為一般的交通工具,一般家庭的必備生活用品,如電視機一樣平常了。

走到碼頭是不可能的,德志已經申請了這筆交通費,打車去碼頭接人,也在預算之內。

有車慢慢停下來,德志上了車,經過一座大橋,一邊的山坡很陡,工人師傅在坡上加固,橫豎著混凝土的構件,目的是防止水土流失或者滑坡,掩埋了道路,阻礙了交通,就是一筆不小的損失。

滑坡治理每年都在申請,因著三峽工程,歸州各方面都賺了一筆,而且每完沒了,巧立名目,想方設法騙錢,伸手找政府要錢,找省裡以及中央要錢,只要申請,大多都有希望得到,哪怕十分之一也是好的。總比等著天上掉餡餅好!

德志到了碼頭,水位升高了,不用爬那麼多臺階就能上岸,岸上停著許多面包車,只要船一靠岸,有旅客下船,就有苦力,問旅客要不要搬運,那些拉客上車的,跟著苦力一起邀請他們上自己的車。

每逢船來到,就要熱鬧一會兒。

大船長鳴著汽笛,撕開平靜的江面,朝著上水或下水的地方航行,汽笛聲震動峽谷,回聲在山谷裡盪漾。推開的波浪,一層壓一層,一浪趕著一浪地向岸邊衝來,將江裡停泊的船隻推搖得左右動盪。

碼頭有擺煙攤的、賣瓜子和茶葉蛋的,他們不吆喝,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斜拉橋已經竣工,就是不通車,等不及的行人,早已穿過警戒線,來去自由了。橋很壯觀,橋面離江面有些距離,大船透過橋底,沒任何問題。

德志看見一艘快船從下水上來,看著它減慢速度,船幾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