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7部分

瀟灑自在。

德志想了很久,就是不明白齊老師怎麼當牧師的?她又是怎樣在學生面前講上帝的公義的?這個問題,纏繞在德志的頭腦中,久久不得答案。

昏沉沉了,德志懶得去想,上床睡覺。

一躺上床,沒過多久,德志的“小弟弟”就硬了起來,身邊就是他妻子,摸索著爬上了她的身體,妻子被弄醒了,張開了腿。。。。。。

然後,德志沉沉地睡去,一直到天亮。夜裡,孩子把尿都忘了,但是一點事都沒有,他看著妻子,她說:“夜裡我起來把的,你睡得死,孩子一動,就有尿了,或者吭兩聲,我就明白,他憋著了。夜裡餵奶,孩子尿尿,我都沒驚動你。我也驚動不了你,你一睡著就跟死豬一樣了。”

德志笑了笑,說:“以後,孩子把尿的時候,你把我掐醒,我來做。不能讓你太辛苦了。”

她說:“算了,我沒工作,帶孩子就是我的最重要的工作。你要掙錢養家,我能做的,儘量做到,不麻煩你。”

德志說:“夫妻之間,應當相互承擔家庭事務,不存在麻煩,也不要太講客套。”

她說:“那好,我吩咐你去做飯。”

德志說:“怎麼了?不到外面吃嗎?”

她說:“不去了,不好吃。又貴,不如在家自己煮麵吃,倒要好得多。”

德志說:“行,我去下麵條。”

他妻子抱著孩子,小傢伙已經醒了,被她媽媽抱著走,很聽話。德志看著孩子,感到上帝真的愛他,賜給這麼個小寶貝疙瘩,真真愛煞人也!

德志下了面,打了兩個荷包蛋,盛好後,端給他妻子,德志抱過孩子,讓他妻子好吃飯。德志說:“吃完了,把那個荷包蛋也吃了吧。”

她說:“我吃了,你吃什麼?”

德志說:“我不吃啊。”

她說:“你不吃怎麼有力氣?”

德志說:“我的工作主要是走路、家訪、開會,不需要下力氣。你要吃好,孩子才吃得好。你的營養跟不上,孩子怎麼辦?再苦不能苦孩子啊。”

她說:“你說的有理。我吃還不成嗎?”

德志很清楚,在小城,物價超出想象,買東西要計劃著買,否則,很容易超支,但是,德志又不願意借錢過日子,所以需要精打細算,做到處處節約。小城是移民新城,居民手裡有錢,商家從外地進貨到小城,本來運費不菲,將此費用加在商品上面,導致物價接近上限,居民和商家皆大歡喜,苦了像德志這樣的外來戶。

等妻子吃完飯,德志將孩子交給她,德志將剩下的麵條,還有面湯一掃而光。吃完之後,洗碗,擦桌子,掃地,拖地,收拾好之後,抱抱孩子,又抱抱妻子,德志背起揹包,出門朝山下走去。

大橋通車後,德志發現經過這裡的車比原來多了一倍,以前的車都不用到西坡,只在土坡就可以上渡船過江,對德志來說,這是第一次坐車從大橋上過江。

德志先坐麵包車到橋頭下車,然後,轉換到虎坡村的車,直接到虎坡村的車沒有,需要坐到沿渡河的車,經過虎坡村。

德志專門找那些車上已經坐上了二人以上的車,還要分清楚,乘客是否和司機聊天。如果聊天,那“乘客”可能是假的。這些客運車車主,研究透了人們的心理,都想早點走,不想浪費時間,坐等其他乘客來坐車。乘客來坐車,大多都選擇車上有人的車,沒人的車不坐,不知道要等多長時間才開車。有些客運車車主就相互扮演乘客,誘騙真正的乘客上車之後,然後臨到人坐得差不多的時候,再離開,等人們發現真相,後悔都來不及了,因為已經坐等了較長的時間。在乘客的催促下,客車才極不情願地離開。

這裡乘車有個優點,就是司機一旦將車開走,就不再兜圈子,不走回頭路,比那些在平原城市的車主要強許多。他們往往在市區兜圈子,找乘客,等乘客快坐滿了,才離開。有時候兜圈子不是一圈,而是n圈。這可就讓人頭大了。

德志選擇的客車,只有三排座,最多允許坐六人,司機不算。加座一人,後排擠一擠加一人,中間如果人多的時候,再加一人,這樣,滿打滿算一輛麵包車最多隻能坐9人,不包含司機。

客運司機一般都不拒絕路上招手攔車的人,山裡不同城裡,交通方便,交通工具比較多,這次坐不上,下次再坐,很快就有,山區往往山大人稀,遇到客車很不容易,乘客也比較老實,上車就要給錢,司機往往不收,等下車後再給。問在哪裡上車,乘客都會老實回答,不會虛報,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