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01章 榆林的大好前景

要致富,先修路!

這話可不是單單說說而已。

過去的榆林到長安城的道路,就跟後世的鄉下小道、泥濘土路一樣,一到下雨天就非常不方便。

現在建設了水泥路,就相當於後世的道路硬化,讓兩地的生活出行方便了很多。很多商人也買上了馬車,縮短了榆林到長安的出行時間,方便了老百姓的出行。

還有就是農貿物質運輸方便了。

過去榆林城從周邊草原收購的農貿物資想要去長安售賣,真的不容易,需要馬車不斷顛簸,運輸的也不多。

而現在,即使你搞養殖業,都不用擔憂運輸問題了,妥善解決了運輸難題,也讓榆林的歸附突厥人在致富之路上走的更加容易。

還有,除了榆林城的東西方便運輸到長安,長安的東西也一樣方便售賣到榆林。

再透過榆林輻射到大草原,可以說長安城到榆林城的道路是一條財富之路,無數的商賈透過這條道路發家致富。

“榆林城現在的人口結構怎麼樣?”張華問了一個一般人不怎麼關注的問題。

不管是秦漢還是後世的宋明,戶籍管理都算是很嚴格的,但是對於戶籍人口的資料分析卻是基本為零。

根據出土的甲骨文,中國最早對人口進行管理始於商代。當時把這種對人口的管理,記作“登人”。

據考證當時的“登人,主要功能是徵集兵丁、組建軍隊以滿足戰爭的需要。“登人”是戶籍制度的萌芽。

秦代商鞅變法時,把國中所有人口,按五戶為一伍、十戶為一什的辦法編制起來。每伍戶之中,選一人為伍長,每什戶之中,選一人為什長,平時為民,戰時即為兵。

在這種編制的基礎上,實行嚴酷的連坐,一人犯罪,其餘人都要受到株連。戰時,一人逃跑,其餘人都要被誅殺。

這種方式提高了秦軍的戰鬥力,也利於農耕屯田,秦國終於異軍突起,橫掃六合。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繼續沿用了這種制度。

到了漢代,採用了編戶以及鄉亭制的措施。每鄉有鄉長,每十里為一亭,每一亭有亭長,劉邦當年就是一個一亭。他們主要負責戶口管理和基層社會治安,從而使戶籍管理更加完善和周密。

隋、唐兩代實行的是三長制。所謂三長制,就是京內每五里為一保,設保長;五保為一閭,設閭正;每四閭為一族,設族正。京外設定里正、黨長,前者相當於閭正,後者相當於族正。

京內保長、閭正、族正與京外的保長、里正、黨長統稱為“三長”。

三長是推行耕種、攤派徭役、賦稅的農村基層組織,都有檢查和統計戶口的職能。

王玄策到了榆林城之後,張華就讓他和縣令溝通,加強當地的戶籍管理,特別是戰敗了東突厥之後,附近很多的部落開始歸附大唐,有不少遊牧民族開始來到了榆林城生活,這個時候戶籍管理就更加的重要了。

所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一個沒有戶口的人會被稱為流民,甚至在有的朝代會被視為盜賊。

既然形同流民和盜賊,那自然不能成為王朝的子民也不會有土地,無有棲身之所,老無所倚,想“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那般愜意灑脫怕是不好辦。

並且,在榆林城,沒有戶籍資料外出是不能住店的。

這個也是歷史悠久的事情,似乎到後世六七十年還在玩這一套,實在不知到是不是因為這個辦法太過於厲害還是……

秦代商鞅變法禁止民眾自由遷徙,人民不得已外出住店必須持有官方開具的介紹信,否則客人與店家一同治罪。

一個沒有戶口的人,自然不會有介紹信,自然不能住店,有事外出想曉行夜宿,怕是種奢望,只能是夜以繼日的狼狽鼠竄了。

榆林城基本上延續了這種管理風格,並且對於遊牧民族的管理更加的注意。

“伯爺,榆林城以及城外的集鎮,現在有三十四萬人口,單純以漢人和非漢人來區分的話,有差不多二十萬都是非漢人。但是如果以唐人和非唐人來區分的話,那麼差不多有二十萬都是唐人。”王玄策說的有點繞口,張華一時沒有反映過來。

張華:“為何有這個區別?”

“伯爺,在榆林城,只要你能夠說漢話,認同大唐為自己的國家,並且沒有犯罪記錄的話,是可以申請加入榆林城的戶籍,成為真正的一名唐人。很多薛延陀人和東突厥人,甚至是回鶻人都已經是唐人。除了在外表上長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