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77章 吹灰法

中國是世界上發現和開採利用銀礦最早的國家之一。

後世甘肅玉門火燒溝遺址中出土的耳環、鼻環等銀質飾品考證,早在新石器時代的晚期,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就認識銀礦,並且採集、提煉白銀,加工製作飾物。

進入春秋時期,全國詳知“銀之山”10處。在戰國至漢代的墓葬中,見有銀項圈、銀器、銀針等隨葬品。

這充分說明,戰國至漢代,不僅能採冶銀礦石,而且加工製作銀器的工藝也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

但是在這個時代的倭國,採銀基本上還停留在採取純天然的自然銀為主。

“三郎,你看,這是淡紅銀礦,呈鮮紅色,條痕也是鮮紅色,在光線下顏色變暗。半透明到不透明,有著金屬光澤到半金屬光澤。其表面被暗黑色的薄膜所覆蓋,粉末呈磚紅色。這就是銀礦啊。”

工匠激動的拿著一把礦石,遞給了尉遲環。

“這就是銀礦?”尉遲環有點疑惑的接過工匠手中的碎石。

“啊?這個怎麼看都不像是銀啊?這樣的礦土,在山後露天就有很多啊。”加藤的反應比尉遲環要大的多。

當初他也是專門來這座銀礦看過的,事實上,整個石見國,有許多人都來見識過傳說中可能產銀的地方,希望自己能夠有額外的發現。

“三郎你放心,伯爺在長安的時候已經指導過我怎麼冶煉這種銀礦,一點都不算難,只要稍微準備幾天就可以開始了。當然,如果能夠從華庭縣定製專門的冶煉裝置,效率會高很多的。”工匠滿臉自信的說道。

張華當初把注意打到倭國身上,自然是做了充分的準備。

單單怎麼辨識銀礦,怎麼提煉銀子,就跟多啦交流了好久。

明陸容《菽園雜記》記述煉銀過程頗為詳細:“礦石不拘多少,採入碓坊,舂碓極細,是為礦末。次以大桶盛水,投礦末於水中,攪數百次,謂之攪粘。凡桶中之粘,分三等:浮於面者為之細粘,桶中者謂之梅砂,沉於底者謂之粗礦肉……

多啦可是給出了好多套提煉銀子的方法,並且還把各種方案的背景給張華介紹了一遍。

張華結合現在的技術水平,選擇了明朝時期成熟起來的“灰吹法”。

銀多與其它有色金屬共生,而且銀的含量行為往往偏少,故需要加以分離和提純。灰吹法主要利用銀鉛互熔,使銀溶於鉛中,通入空氣,使鉛氧化沉積,成為中間產物,使銀鉛得以分離,且銀得到提純。

“好!你有信心就好!這麼一座銀礦,難怪張大哥說這是石見銀山,還真是銀山啊。”尉遲環說完想到了什麼,“加藤,這段時間就要委屈你了,沒有我的允許,希望你不要離開營地一步。”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

這麼一座銀山,足以讓人做出各種各樣的事情。

“尉遲管事,你放心,我明白要怎麼做!”加藤臉色變了變,很快就想通了。

人家沒有殺人滅口,已經算是幸運了。

不過,這應該也是唐人的自信吧。

雖然尉遲環現在只是帶了兩百多號人上山,但是以他們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營養豐富的表現,就是一兩千倭國兵卒來了也討不到好。

再說了,就以石見國的實力,壓根就沒有這麼多士兵。

當然,尉遲環也不會託大,如果證明這些銀礦真的可以產出白銀,南洋貿易肯定會加派人手來石見國,甚至石見國還有沒有也是兩說。

……

幾日之後,尉遲環看著眼前幾斤銀錠,滿臉放光。

發了!

發了啊!

真的能夠出銀子啊。

“我們留下一半的人在這裡守衛,然後僱傭一部分當地倭國人來開礦,等我們新式的冶煉裝置到了再開始冶煉,那個時候差不多新的護衛隊也來了,也不怕訊息洩露。”

尉遲環立馬想好了最近的安排。

現在的冶煉裝置非常原始,只是證明可以冶煉白銀。

並且護衛力量還是相對不足,畢竟要經營港口到礦山幾十里路的土地,確保安全,還是需要一些規劃和佈置的。

“另外,我親自回一趟華庭,讓馬周協調安排一千人馬到石見國,水泥也要運輸一批過來,把港口簡單的修一下。”尉遲環繼續吩咐著。

倭國到華庭縣的航線已經很成熟了,快的話一個月時間都能來回一趟,慢的話也不會超過兩個月,很是方便。

……

南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