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厚厚的《三國演義》第一卷只賣三貫錢,絕對算是個超低價了。
不說厚厚的一本書,其他書店要仿製的話需要花費的時間絕對不是三五天就可以的。
就是仿製出來了,各項成本算上去,三貫錢一本也是一個無利可圖的買賣。
這基本上就可以說《三國演義》是新華書店的獨門生意了。
對於開始試用活字印刷的張家書坊來說,雖然現在的印刷水平還比較初級,畢竟費時費力,活字的使用壽命也有限,但是成本相比傳統的書坊仍然是大幅下降。
三貫錢一本雖然雖然不能說是暴利,但是每賣一本也差不多可以掙一貫錢,算是很不錯了。
“店家,我要三本。”
“給我來兩本。”
“五本,我要五本。”
雖然房全帶著人在維持秩序,但是他顯然是低估了長安人民的熱情。
還好,腦子比較靈活的他,想到了當初自家少爺在面對香皂的搶購熱『潮』的時候採用的限購方法。
“大家不要擠,每人限購一本,本店每天提供一百本《三國演義》。”
“店家,這第一卷已經有了,什麼時候有第二卷啊。”
“第一卷的追加印刷以及第二卷的印刷都已經在緊鑼密鼓的準備之中了,大家不要著急。”
“怎麼能不著急,我家大郎說了,今天要是不把《三國演義》給買回去,我這個月的例錢就沒了。”
“就是就是,我之前幾天去別的書店都沒有買到,今天要是再買不到,我家娘子要發飆了。”
……
新華書店的對面,三味書屋的掌櫃看著那人『潮』湧動的情景,那種供不應求的狀態,再看看自家門可羅雀的大門,心中泛起苦、痛、悶,就如同店名一樣,“三味”齊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