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伯張華的冊封沒有太多的引起大唐的老百姓的關注,除了中保鎮的百姓。
但是,這個看似平常的伯爵,在長安城勳貴之中卻是帶來了非常大的影響。
不說那天土豆和地瓜的挖掘有不少朝中高官親眼目睹了,本身勳貴之間的訊息傳播就是非常快速。
畝產超過三千斤的糧食!
不說這土豆和地瓜對大唐有多麼重大的意義,也不說有了這高產糧食後地價是否會有變化,農夫數量是否會有所變化。
單單畝產三千的糧食種子,在推廣初期,它的價值就不是一般的高。
幾文錢一斤的粟米,畝產一百多斤也就是價值幾百文錢。
土豆和地瓜大量種植之後,價格肯定比粟米要低,可能低很多。
但是在現在,在未來的一年乃至兩三年內,作為種子一樣存在的土豆和地瓜,價格絕對不會比粟米低,甚至會更高。
勳貴勳貴,哪家家裡沒有幾千畝地,甚至幾萬畝地的?這要是全部種上土豆和地瓜,一年的收入少說也要增加幾千貫。
真當勳貴都是富得流油,不在乎幾千貫啊?
家財萬貫,被拿出來形容家中有錢。這和後世說人家是億萬富翁是一樣的。
可見幾千貫絕對不是小錢。
幾千貫現金和幾千貫資產又意義不同。
所以當大家知道張家有土豆和地瓜之後,互助村一下子就熱鬧了。
張華好歹也是個伯爵,雖然在王爺國公不少,侯爵一大堆的長安城,伯爵不算是多麼的顯赫,但是也絕對不是隨隨便便可以拿捏的。
壞規矩的事情,哪怕你是哪家王爺,也是不敢隨隨便便做的。
幾百畝的土豆和地瓜種子,雖然可以種幾萬畝乃至十來萬畝的地,但是這些基本上沒張傢什麼事了。
張華能夠留下來的就是地瓜和土豆各一畝,所以但凡是來張家求購求贈種子的,張華都把鍋甩給了李世民。
當然,走的時候送上一兩個土豆和地瓜,讓人家見識見識實物,還是可以接受的。
張華的路走不通,大部分人家也只好死心了,但是那些和李世民親近的朝臣就開始變著法門苦窮了。
李世民當然也清楚這些人的目的,反正土豆和地瓜遲早也是要普及天下的,正好藉著這個機會讓勳貴們見識見識也好。
再加上國庫空虛,這段時間李世民發賞賜也吝嗇了好多,現在每家發個幾十斤幾百斤的土豆和地瓜,花費很少,取得的效果確實非常不錯。
……
“蕭山,你帶著這一百斤地瓜連夜回江南,到了老家之後按照這個冊子中的說法把它種到地裡,安排專人去照看。”
蕭瑀作為老臣,自然也是從李世民那裡收到了土豆和地瓜的賞賜,考慮到老家江南更適合地瓜的種植,他還專門和河北的官員用土豆換了一部分地瓜。
然後便讓家裡的忠僕加急送往江南老家。
江浙地區一向是山多地少,糧食產量不足,有了地瓜這種神奇的物種,不需要幾年,就不會有糧食問題了。
作為在江南地區推廣地瓜的功臣,蕭家能夠得到的好處數不勝數。
“老爺,我明白,我一定選擇最好的地,安排人日夜照看這些地瓜,力爭明年再次種植的時候,能夠至少有幾百畝地瓜。”
“這地瓜生的熟的都可以吃,在還沒有推廣開來之前,一定要看好別讓人給偷挖走吃掉了。”
同樣的事情發生在長安城不少人家中。這些勳貴,大部分都不是長安本土人士,有土豆和地瓜這麼好的東西,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拿回老家種植。
至於長安的地,有了陛下皇莊裡種植的幾萬畝土豆和地瓜,還擔心沒有種子嗎?
無非就是多等一年而已。
物以稀為貴,土豆和地瓜的價值在離長安城越遠的地方,發揮的作用越大。
當然,為了避免這些土豆和地瓜過早的流出到周邊國家,大唐也是制定了不少對策的。
其中一條,沒有朝廷的許可,任何人不許出售土豆和地瓜給到外族。
雖然這些措施肯定沒有辦法杜絕土豆和地瓜的外傳,但是至少會給外傳的速度上造成影響。
……
唐廚。
“二郎,你真的可以搞到土豆和地瓜嗎?一擔粟米換一斤土豆,地瓜也可以。”
王元祥是太原王氏大房在長安城中的管事,自從長安城出了土豆和地瓜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