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2章 一環扣一環

作為香水的主要成分,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

固然,不管是香奈兒還是迪奧,都會宣傳自己的香水有什麼什麼秘方,從純天然動植物裡面提取了什麼什麼精華,但是歸根結底,香水成分中佔據最高比例的絕對是酒精。

將各種各樣的特別成分融入到酒精之中,就成為香水。

張華想要自己的肥皂變為香皂,最關鍵的一環就是香水的製作了。

而製作香水最關鍵的一個環節就是需要製作酒精。

這個年代,雖然也有蒸餾酒,但是普遍都是度數不高。

什麼千杯不醉,三碗不過崗,聽起來好像古人的酒量都是海量,其實最主要的是那個時候的酒的酒精度太低了。

有研究表明,在唐朝時期,各種酒類的酒精含量普遍在3%~8%之間,這也就是相當於現在的啤酒,甚至還不如。

張華穿越之前,在網上看到一則新聞。考古專家從浙江月湖宋代都酒務遺址挖掘出大量酒罈,發現當時的一個酒罈容量一般只有1公升,相當於現在一瓶半啤酒的容量。

在考古挖掘中,考古人員找到了埋於地下近800年的宋代都酒務遺址。都酒務是宋代這一地區最大的制酒作坊,這個作坊採用月湖水製成的酒曾是宮廷貢酒。

在近200平方米的都酒務遺址,出土了數以千計的酒瓶,其中有500多隻完好如初。經測量,這些酒瓶小的容量多為1公升,大的寥寥無幾,容量約為2公升。

專家認定,這就是古時的酒罈。

考慮到古時候的酒精容量,“小二,來一罈酒”,這樣的話語,也就不見得凸顯自己的酒量有多好了。

“少爺,村西頭的老茅家的手藝是最好的,我們家不少傢俱也都是他們打造的,並且更厲害的是,他們家還會燒瓷器。”梅子在互助村已經呆了十來年了,對於村裡的情況比張華熟悉多了。

互助村作為灃河邊上的一個小山村,歷史其實並不算悠久,準確的來說,應該是南北朝時期各地受到戰『亂』波及的各路人慢慢集聚在一起而形成的一個雜居村落。

和一般村長裡整個村都是同姓不同,互助村的姓氏可謂是五花八門,雖然還談不上百家姓這麼擴張,但是十幾種姓還是有的。

其中老茅家就是村裡唯一一家姓茅的,據說祖先曾經在漢朝是一個有名的工匠,曾經參與建造了不少知名的建築,不過淪落到現在,茅家也就只是負責幫忙村民打造一些傢俱之類的東西來維持生計了。

“會木工又會燒瓷器,這真是瞌睡遇上枕頭啊,我現在最需要的就是這種人才了。梅子,你去書房把握花的那套裝置圖紙拿過來,我們去茅家一趟。”

“少爺,你說的裝置圖紙是那個書桌上放的畫的奇奇怪怪的東西嗎?”

“那是你家少爺的心血,怎麼就奇奇怪怪了,趕緊去,小心一會少爺我打屁屁。”張華說完朝梅子揮了揮手。

在給潘忠做了幾個示範之後,張華很快就從製作肥皂的活裡面解放出來了。

對於肥皂的製作,最難的是知道皂化的原理,後面的東西其實都複雜。

當然,如果以後大規模的生產之後,如何開發配方可能會對肥皂的成本產生重大影響,但是目前來說,肥皂是妥妥的高階產品,絕對不是面向普通老百姓而開發的,這個時候成本什麼的就不是那麼重要了。

“少爺,現在的日頭這麼大,要不要我去老茅家去把人請過來,你有什麼問題直接問,省的你跑一趟”,就在張華和梅子準備出門的時候,潘來福不知從哪裡冒出來對張華說道。

在潘來福眼中,老茅只是一個匠人,壓根就不配自己家少爺親自過去拜訪,少爺願意邀請他來家裡問話就是很看得起人家了。

春秋時期,齊國宰相管仲在其著作《管子》中提出了一個重要的四民分業定居理論,他主張將被統治的廣大群眾,按照他們各人的職業分為四大社會集團——士、農、工、商。

最初四大集團的成員不能混居雜處,必須按其職業群居。

比如所有的“士”及其家庭必須共同聚住在一個指定的區域;“處農就田野”以便從事農業生產;“處工就官府”以供應官府所需要的各種器械;“處商就市井”以便進行貿易交換。

而且各集團成員的職業都須世代相傳,從而可以保證封建統治階級需要的勞動力的長期再生產。這種四民分業定居理論可以說奠定了我國古代的工匠地位。

從整個封建社會來看,工匠作為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