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6章 第一次出仕機會

房玄齡出生於官宦之家,其曾祖房翼,後魏鎮遠將軍、宋安郡守,襲壯武伯;祖父房熊,釋褐州主簿;父親房彥謙,好學,通涉《五經》,富有辯才,是魏、齊間的山東學者。

房玄齡自幼耳濡目染,頗承其父遺風。自幼聰慧,善詩能文,博覽經史,精通儒家經書,又向父親學得一手好書法,工草隸。十八歲時本州舉進士,先後授羽騎尉、隰城尉。

隋朝末年,天下大『亂』,晉陽留守李淵率兵入關,房玄齡於渭北投李世民,屢從秦王出征,參謀劃策,典管書記,任秦王府記室。每平定一地,別人爭著求取珍玩,他卻首先為秦王幕府收羅人才。

可以說,房玄齡對於人才的認識是遠超當世絕大多數人的。

但是在今天,聽張華這麼一說,才發現原來魏徵是個這麼不簡單的高手,自己今天身臨其境卻是沒有看出來,反倒是讓張華這麼一個小年輕給點出來了。

也就是說,在秦王收服魏徵的這件事上,房玄齡的見識至少是不如魏徵和張華兩個人的。

“賢侄,我要是沒有記錯的話,你今天已經十六歲了吧?”房玄齡怔怔的消化了一番張華的話,終於緩過神來。

“是的,我是六月十六生的,前幾天剛滿十六歲。”張華不是很清楚房玄齡怎麼突然問自己多大了,不過還是老實的回答了。

“可以興趣出仕?”

“啊?”

“秦王有意讓我掌管中書令,賢侄可有興趣出來擔任中書主書一職?”

“啊?”

張華一時被房玄齡丟擲來的橄欖枝震的有點暈,雖然唐初的官員任命還沒有明清時候那麼嚴格,但是也早已不是魏晉之前那種九品正中制,門閥子弟年紀輕輕就容易獲得不低的官位。

後來,隋朝建立,隋文帝廢除九品中正制,開始採用分科考試的方法選拔官員;隋煬帝時,始建進士科,科舉制形成;李淵建立唐朝之後繼承和完善了科舉制度。

雖然唐初的官員大部分都不是科舉出生,但是不可否認,獲得科舉中進士之後再出仕已經慢慢的成為主流,朝廷直接聘請的年輕官員,除了少部分功勳子弟和武將之外,已經越來越少。

現在房玄齡還沒有正式擔任中書令,就邀請張華出任從七品的中書主書,可以說是破格重用了。

要知道,中書令是中書省的主官,

好在張華最近沒事的時候也向多啦學習了不少隋唐官制等方面的知識,要不然還真搞不懂房玄齡扔出的糖衣炮彈有多厲害呢。

唐沿隋制,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同樣是國家最高的政務機構,分別負責決策、審議和執行國家的政務。

中書省與門下省同秉軍國政要,中書省掌制令決策,門下省掌封駁審議。凡軍國要政,皆由中書省預先定策,並草為詔敕,交門下省審議復奏,然後付尚書省頒發執行。

可以說,中書省簡直就是皇帝助理,地位絕對比後世的中央辦公廳還要高,基本相當於現在的中央政治局。

作為一把手的中書令,在不設宰相的唐朝,就相當於宰相了。

而作為這麼一個重要部門的重要基礎官員中書主書,雖然只是從七品,但是絕對比一般的上縣縣令還厲害。

最關鍵的是這個位置還是經常能夠見到朝廷大員,甚至是皇帝的位置,很容易得到提拔重要,絕對是一個肥差。

當然,這個“肥”不是好撈錢的肥,而是易升官的肥。

“謝謝世伯,只是小子一向是閒雲野鶴的過習慣了,目前沒有想法出仕。”看起來很久,其實也就是一瞬間的功夫,張華就想明白了自己現在的出境,果斷的拒絕了房玄齡的邀請。

“啊?”聽到張華的回答,輪到房玄齡開始反應不過來了,“賢侄是不是對中書主書這個位置有什麼誤會?”

“不,世伯,恰恰相反,我對中書主書這個位置有著非常清晰的瞭解。正因為如此,我覺得不適合我。雖然先父一直希望我去考進士出仕,但是我非常清楚自己的『性』格,我其實不適合做官。”

“那你覺得你適合做什麼?”房玄齡對於張華的回答並不是很滿意。

“我只想掙點小錢,在這個波瀾壯闊的時代中悠閒的活著,坐看雲起雲落。”張華說出來自己心中的真實想法。

“坐看雲起雲落!賢侄,你這是出口成章啊,你就甘心這滿身才華沾滿銅臭味嗎?”

雖然房玄齡算是這個時代非常有見識的人了,但是還是沒有辦法去掉身上對商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