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31章 沾沾自喜的頡利

唐儉在定山受到了頡利的熱烈歡迎,突厥人用了非常高的禮節來招待他。

對於頡利來說,唐儉也算是老熟人了,幾年前就認識,並且幾乎每年都會見一次,這次李世民派他來談判,頡利原本有點擔憂的心,算是徹底放下來了。

雖然前幾天,執失思力就快馬加鞭的派人回來彙報了這次長安之行的結果,但是頡利生怕中間會有什麼變數,現在總算是可以鬆一口氣了。

“天使遠道而來,今晚我們什麼都先不談,先嚐嘗草原上最好的羔羊,最嫩的牛肉,最烈的美酒,最美的女人。”

頡利準備像大唐投降的訊息,在鐵山的突厥人之中並不是什麼大秘密。

唐儉的到來,頡利搞了盛大的歡迎儀式,甚至親自出城五里去迎接,更是讓所有突厥人都明白,和平將要來臨了。

對於普通的突厥人來說,多年的征戰,並沒有給他們帶來財富,牛羊沒有變多,女人沒有變多,日子反倒是過的越來越艱難了。

所以大家都有休養生息的念頭。

當然,如果頡利不主動的提出來,大部分沒什麼主見的突厥人,還是會繼續追隨著頡利的腳步與大唐作戰。

現在嘛,大家都鬆了一口氣。

“可汗,本使來的目的,想必你也很清楚,在喝酒之前,我們是不是把有些事情先談論清楚會好一些,這樣大家也能更加開懷暢飲嘛。”

這次雖然是來和突厥人商討投降的事情,但是並不意味著頡利就一定會投降,甚至可以說,唐儉在定山待得越久,危險就越大,誰知道有一天頡利會不會突然改變主意了,把自己給祭旗了?

所以今天頡利雖然用很盛大的儀式歡迎自己,唐儉還是燃起了危機感。

頡利如果非常有誠意的投降的話,那麼今天的歡迎儀式就應該是一個投降儀式。

《史記·宋微子世家》:“周武王紂克殷,微子乃持其祭器,造于軍門,肉袒面縛,左牽羊,右把茅,膝行而前以告。於是武王乃釋微子,復其位如故。”

翻譯成今天的白話就是,大軍攻入城中,紂王的哥哥微子代表他向周投降。微子拿著宗廟裡的祭器來到周武王軍營前,袒露上身,把手捆在背後,左邊叫人牽著羊,右邊叫人拿著茅,跪著向前走,求告周武王。

這種儀式後來成為亡國之君投降請罪的一種固定模式被繼承下來。

突厥人雖然是草原民族,但是這麼多年和中原王朝接觸,也有不少漢奸投奔突厥人,對於漢人的很多習俗,其實也是很清楚的。

如果頡利一門心思準備投降的話,那麼今天就應該按照標準的投降儀式來歡迎自己。

“貴使,莫著急,本汗已經安排各部落酋長來鐵山,一起商討大事,這大方向我們都是一致的,細節問題也不見得今天就有結果。”

頡利舉起了酒杯,沒打算現在就開始談判。

對他來說,當務之急就是先穩住大唐,給自己更多的時間來收攏兵力,梳理內部的事情。

原本頡利的可汗位置得來的就不是難得的名正言順,突厥內部也不是沒人反對他。

現在幾萬最忠心於他的兵馬折損在定襄城,給他的威望帶來了很大的打擊。

並且,在定襄城的時候,那個從天而降的神物,給頡利也帶來了很大的衝擊,他也想看看能不能搞清楚是什麼情況。

“行吧,那等各酋長來了之後馬上開始商討吧。”

唐儉也知道突厥的情況和大唐不大一樣,頡利雖然是可汗,但是也不能做到李世民那樣一言定江山。

再說了,之前和突厥人的談判也是唐儉去的,就渭水之盟的時候,唐儉後面還去突厥談了一個多月,才定下各種細節。

現在換了個頭,總不能指望一兩天就談下來,也是不大現實的。

大唐現在雖然佔據上風,但是突厥也沒有到山窮水盡的時候,頡利要真的帶著部隊跑去漠北休養生息,那麼大唐估計還得頭疼了。

在這個交通不便的年代,漠北距離長安,有四五千裡的距離,即使大唐兵峰強盛,也別想那麼容易征服他們。

邊境上時不時的給你來一下,日積月累下來,損失和耗費也是很大的。

所以唐儉表達了一下自己的觀點之後,就沒有再堅持下去,該吃吃,該喝喝,該睡睡。

“大汗,這次去長安,我也打聽到了一些訊息。”

晚宴過後,執思失力單獨來到頡利的汗帳,述說著這次長安之行的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