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觀時期的倭國,還處於相當落後的時代,大概與中國的三國時期相同。國家的稅收主要依靠農業稅,並且雖然有中央王朝,但是由於諸侯割據,中央財政十分貧乏。
飛鳥岡本宮裡,剛剛繼位的舒明天皇正在商討一件大事,那就向唐朝派遣“遣唐使”。
這個看起來似乎很簡單的事情,對於現在的倭國來說一點都不簡單。
為了組織一次到唐朝的“遣唐使”活動,舒明天皇準備用兩年的時間來籌備財力,因為打造4艘當時是“超級”的遣唐船,和籌劃一支船員隊伍,很需要花費一大筆國庫資金。
按照現代人的思維,打造一艘長33米,寬9.2米的木帆船,實在是太過於簡單的事。但是,此時倭國的科技很落後,尤其是金屬加工技術水平很低,因此要用木板和木栓把一條船全部拼合起來,而且要做到不漏水,還要經得起東海巨浪的襲擊,實在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根據後面的史料記載,四艘船組成的遣唐使船隊,由於經不起風浪,往往有三艘船沉沒或者到不了大唐,因此,成為遣唐使船隊的船員,是一件拼命的事情。
為了徵集船工,倭國政府採取了一個當時屬於很優惠的政策,那就是免除船工一家三年的租稅。這一政策使得至少1萬名日本男人在28次的遣唐活動中成了“拼命三郎”。
“陛下,大唐是當今天下國力最為強大的國家,我們只有全面學習大唐的各種技術,才能實現國家的繁榮富強……”
蘇我蝦夷看到舒明天皇對花費巨大人力物力去派遣“遣唐使”去大唐有點猶豫,立馬展開勸說。
事實上,這個時期的倭國政權是掌握在蘇我家族手中的,舒明天皇要是真的不聽勸說,蘇我蝦夷仍然會繼續按照自己的意思做下去,只不過那樣會多了一些掣肘而已。
“大唐技術先進,要是能夠將造紙、鍊鐵等技術學到手,自然是很好的,但是路途遙遠,我們能否從近一點的百濟來招募工匠呢?”
這個時期的百濟是朝鮮半島三國之中最弱小的,之前甚至還有一塊地方是倭國的“任那縣”,有不少中原的文化和技術都是透過百濟間接的傳遞到倭國的,特別是這一任的百濟國王比較親倭,歷史上明年初百濟就會派出使臣訪問倭國,所以舒明天皇有這個想法也是正常的。
不過,他的眼光比較比不上蘇我蝦夷,折舊有點像是漢獻帝和曹操,雖然名義上前者是老大,但是不管是眼光還是權利,都是後者居上。
“陛下,老臣心意已決,還請您下旨安排相關工作的展開,最遲明年內務必讓首批遣唐使出發。”
雖然蘇我蝦夷在倭國曆史上是一個很有爭議的人,但是不可否認他是當時倭國比較有戰略眼光的人,事實上,蘇我家族對倭國的向前發展也是起到了很大的影響的。
在幾十年前,倭國的政權還不是蘇我家族大權獨攬,那個時候物部氏與蘇我氏基本上是平分秋色的。
當時的物部氏在朝廷中掌握軍權,地位十分高。這一家族主張維護原有的統治方式,屬於守舊勢力。而在佛教流傳到倭國之後,他們與主張接受佛教的蘇我氏發生了對立,並展開了戰鬥,在戰敗之後,勢力逐漸衰弱。
蘇我氏曾經在朝廷中的勢力僅次於物部氏,但隨著時間的流逝,他們在朝廷中主要掌管了財政,並且願意習得當時的先進技術,因而擴大了自己的勢力,並且他們願意吸收外來文化思想。
當佛教的經文與佛像流傳到倭國朝廷時,蘇我氏中的蘇我稻目積極主張崇尚佛教,希望佛教來代替他們以前舊的信仰,進而統一國民的思想。
這招致了物部氏的強烈反對,於是這兩個黨派因此展開了十分激烈的鬥爭。最終的結局是蘇我氏取得了勝利,也因此,他們家族裡的人在很長時間都能夠掌控倭國的政權,甚至是天皇的廢立都在他們的控制中。
事實上,舒明天皇也是蘇我家族擁護下登基的,在此之前,上一代天皇遺言由聖德太子的兒子、蘇我馬子的外孫山背大兄王繼位,但蘇我蝦夷違背遺言,擁立敏達天皇的孫、押坂彥人大兄皇子的兒子田村皇子為天皇,也就是現在的舒明天皇。
向大唐派遣遣唐使,也是屬於蘇我家族推進倭國吸收外來的先進文化的重要舉措,算得上是利國利民的措施,不過對於這種能夠大幅度提升蘇我家族在倭國影響了的措施,舒明天皇一直都是想要反對的。
就在舒明天皇準備屈服於蘇我蝦夷的時候,從宮外飛馬帶回一個訊息。
“陛下,剛剛得到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