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讓停止,我要下死手了!”
………【第708章 淬鍊】………
當天的切磋以公冶榮軒大嘔三升鮮血為尾聲,可憐的公冶榮軒滿臉大包送進桃源專門為修煉者提供治療的機構進行治療,當然,那些菜鳥們傷的也不輕,但是經過這樣一次見血的實戰之後,他們的心態也發生了徹底的改變。
最多的時候,他們要四個人才能壓制公冶榮軒。那可是無論先天還是藥劑都不如他們的公冶榮軒啊,居然要四個人同時出手才能壓制住公冶榮軒,對於這些菜鳥來說,心中的那一絲驕傲已經被公冶榮軒無情的摔打,最終只留下了一地的碎片,他們總算知道,什麼是“閉門造車”,什麼是“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在經過這次切磋之後,一連五天裡,施秋都安排風鈴跟他們一一交手,指點出他們的弱點和疏漏,讓他們的技巧不斷得到錘鍊,直到施秋感覺滿意為止!
在這段時間裡,米國人後續的部隊還在陸續的前往厄洛斯西伯利亞,雖然厄洛斯已經對這些不受聯合國總指揮部節制的米國軍隊提出抗議,但米國人慣於扯皮的精神生生的拖住了聯合國,讓米國政府在西伯利亞囤積了超過二十萬的精銳部隊,有陸軍也有空軍,這些精銳的部隊可不會去管上面的決定,他們只聽政府的,該幹啥就幹啥,大量的軍隊如同蝗蟲一般散佈在厄洛斯的土地上,除了清剿第三帝國派出的尖兵部隊以外,這些米國士兵還在弄一些手腳,至於是在弄什麼,或許除了米國人自己以外,誰也不知道。
第三帝國這段時間好像已經被聯合國軍打的疲憊不堪,他們的陣地在不斷的收縮,他們的還擊也變得越來越無力,常常是遠遠看見聯合國軍,尤其是華夏國的部隊衝上來,他們計程車兵就會以最快的速度撤退。
是撤退,而不是逃跑。
正是因為第三帝國這種有秩序、有步驟的撤退,讓聯合國總指揮部弄不清楚第三帝國到底有什麼玄虛,在進攻起來反而更加謹慎,唯恐中了第三帝國的回馬槍。
厄洛斯看到這種情況倒是很高興,一旦失地被收回,他們馬上就會去修建堡壘、基地,並且將自己的二線部隊進駐進去,這樣一來,倒是不用擔心戰爭結束後,聯合國部隊賴在厄洛斯的土地上不走了。
對於戰爭目前表現出的態勢,華夏國高層還是非常高興的。
在暗中,厄洛斯已經對出力最多的華夏國提供了不少好處,甚至達成了一系列的雙邊措施,比如厄洛斯將來提供給華夏國大量的石油、天然氣。一些原本不應該對華夏國出口的軍事技術,在這種情況下,也是毫無保留的提供給華夏國軍方,甚至於兩國在一些邊境上的糾紛,也很快達成共識,出具了白皮書並提交聯合國,可以說,在這場對第三帝國的戰爭中,目前來看,實際上是華夏國得到的好處最多。
當然,這是站在一個國家的高度去看待這個問題。
事實上,任何一場戰爭都是殘酷的。厄洛斯地面部隊的傷亡不說,光是華夏國陸軍在西伯利亞的死傷數字,就足以讓任何一箇中小型國家觸目驚心,簡單的說,這些數字足以是中小型國家全國軍力的總和,在驚歎華夏國軍力強大的同時,他們也為這樣大的犧牲而恐懼,如果說第三帝國登陸地表選擇的不是厄洛斯這樣的龐然大物,不是在華夏國的鄰邦,而是這些中小型國家,豈不是他們早已經國破家亡了?
遠在羅布泊的施秋,時刻關注著西伯利亞的戰鬥,在那邊已經飄雪紛飛的土地上,已經有多少華夏國的勇士埋骨他鄉?
看著正在跟公冶榮軒和風鈴鍛鍊的張生等人,施秋心中暗自估算,是不是該把他們送去西伯利亞,只要能夠組織一支精銳的特種作戰部隊,直接對第三帝國首腦進行斬首行動,這場戰爭或許可以早一日結束。
在以前,哪怕就是施秋帶著風鈴親自去執行這樣一個計劃,都是不可能完成的。因為第三帝國一開始表現出來的勢頭太強勁了,他們的高科技手段可以監控整個戰區,天空中佈滿了他們的飛碟,一切不能回饋識別訊號的部隊將會立即受到來自天空的強烈打擊。
但戰鬥進行到如今,第三帝國的上空基本上已經沒有飛碟在巡邏,只有當聯合國空軍飛臨的時候,那些用於保護總部空域的飛碟才會迅速升空給予還擊。或許這將是特種作戰部隊的機會,只要能夠靠近第三帝國的總部,他們就可以利用其強大的單兵作戰能力,將第三帝國的總部攪成一團糟!
施秋把這種想法跟蘇老簡單的聊了聊,蘇老還是非常支援施秋的,但他也告訴施秋,目前因為雙方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