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斯坎布林大陸公曆1058年,即凱頓瑪納帝國曆835年。
8月20日。
也就是西科等人跟亞克和楊源他們舉行過“友好會談”的第二天。
亞克再次以卡斯特城城主的名義邀請了西科等人去卡斯特城市政廳做客,並且,這一次的邀請相比於前一天的,要明顯更為正式,更為嚴謹。
如果說前一天只是單純以一個士兵,一封拜帖,帖子裡字裡行間都是透露著自己是城主的意思的話,那這一次,就明顯要比前一天的隆重了許多。
這一次,相較於前一天,不僅來的是一個士兵小隊,且小隊裡有一個前領地騎士團成員陪同以外,更重要的是,帖子上的署名,居然明目張膽的就寫上了亞克·奧古斯都幾個字。
這就有些很讓人吃驚了,要知道,在這個等級分層制度極為森嚴的世界裡,只有擁有爵位的貴族是有屬於自己的姓氏的,也才有資格得到姓氏。
在整個西斯坎布林大陸的世界觀裡,因為只有貴族才能擁有姓氏這個基本準則的緣故,一個人是否有姓氏往往在某種程度上也代表了這個人的社會階級到底如何。
比如一個商人,哪怕身家再高,如果這個商人只有名,而沒有姓,那他也是無法加入到真正的上流社會或者重要的權力機構中去。
原因就在於他的階級,沒有姓氏就代表著,你的社會等級最多也就相當於一個自由民,連勳爵都不是,自然也就沒資格加入到只有貴族的上流社會以及重要權力機構中去。
這是必然的,即使你再有錢,再有才華也沒法兒改變這個鐵則。
因為這個鐵則的保證和貫徹落實,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為了維護整個西斯坎布林大陸的貴族王權階級的穩定統治。
讓那些真正把控社會權力的機構全都牢牢的掌控在貴族階級的手裡,嚴格的區分貴族平民和自由民之間的階級,在允許的範圍內無限拉大這三者的差距和鴻溝,也就是“奴化政治”。
只有這樣,真正保持了絕對的社會權力和階級力量上的壟斷,才能確保他們這些貴族王權統治的穩定安寧。
哪怕為此要犧牲一些必要的效率和人才也是在所不惜,在他們的眼裡,讓國家變強盛和保持自己的統治權維持更長時間這兩點,還是後者更為重要,如果必須要在兩者之間做出取捨的話,那他們肯定會毫不猶豫的選擇後者。
這是貴族階級們的通病,幾乎沒有例外,畢竟,每一個貴族們從小到大的階級統治教育可不是白搞的,就算有個別幾個“良心發現”的奇葩,在整個大團體的勢力下也是很難掀起浪花。
而類似這樣子的階級統治方針在古代的地球上也是同樣十分盛行的。
當然,這樣做的最直接後果就是,文明的發展變得極為緩慢,無論是科技還是經濟都是如此,從而也就造成了古代的王朝三百年一輪迴這種“慣例”型的朝代更迭。
因為人口增長與經濟發展之間的嚴重失衡,幾乎每隔兩三百年就必須要爆發一場全面內戰,然後一次性快速消滅大量人口,等到平衡了再重新建立新的王朝,這是時代的“慣例”,沒有哪個王朝可以避免。
即使有王朝要進行改革,著重發展經濟和科技也是一樣,科技和經濟的高速發展的確會一定程度上緩解人口與糧食之間的矛盾,但同樣的,也會帶來另外一個更大的矛盾――階級矛盾。
階級矛盾的激化同樣也可以覆滅一個王朝,甚至於,比起經濟矛盾覆滅的要來的更為迅速。
而這也是為什麼古代的王朝統治者不願意去實施改革,廣開民智,發展經濟的主要原因,因為愚民政策比起慧民政策來說,對於王朝的統治維持要更為長久。
而這個道理,西斯坎布林大陸的那些歷代開國君主和貴族們也是深刻理解的,甚至於,比起地球的古代王朝,他們為此所做出的努力要更為徹底。
比如與宗教勢力互相妥協,利用宗教信仰來約束民眾,大力推行階級統治制度與奴化政策,嚴格的控制權力,始終將權力把持在自己手裡等等。
在他們這種要更為徹底的統治政策下,也的確是收到了一定的成效,比如,王朝的存在時間被大幅度延長了。
地球古代是三百年一輪迴,而這個世界的那些王朝,則大部分都起碼能存在四五百年以上,雖然這其中也有著生產力的差異性,但不得不說,他們的統治政策的確是在其中起到了一個不小的作用。
當然,即使是這樣,作為一個封建王朝,註定還是無法真正做到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