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七十六章 背後的隱患

卡斯特城,外城區城牆。

也是整個卡斯特城最表面的一層城牆,是城池抵禦外敵的第一道壁壘。

在這座城牆之上,有著一個正門以及另外三個側門,正門是位於城池的正北方,也就是整座城池當初建造時所設計的中心軸方向。

而其它另外三個側門中,除了一個正南方向的後門也是處於這個中心軸以外,另外兩個側門則就只是分別矗立於中心軸的兩側。

也就是真正意義上的側門,而且,從門的高度以及規格上來看,正門也是明顯比其另外三扇側門要高出許多,並且厚重許多。

而這也是理所當然的,在這片大陸上,有著每座城市在建立時都要設立一個正門的規矩。

這個規矩雖然大家都在嚴格的遵守著,但從事實上來說,卻並沒有多少實質性的作用,基本上只是有著一些象徵意義。

城池的正門在設計時,的確是用了相當高的規格以及比其它門戶更好的材料,但,這樣子的做法,除了無端浪費大量金錢以外,對整個城池的防護卻並沒有多大的加強。

因為一個城池不可能只有一個正門,如果敵軍來犯,見正門門高而堅,大可以選擇其它門戶來進攻,然後放棄此門。

所以,在某種意義上來說,正門的這種高規格式的建設,其在本質上,對於整個城池的防禦能力卻並沒有多大提升。

反而無意義的產生了大量額外花費,從而降低了整座城池的整體質量。

就比如這座卡斯特城,雖說它的城牆看上去似乎並沒有什麼不妥,看上去就跟正常的城池一樣,城高牆利。

當然,也確實如此,卡斯特城城牆的用材雖然很普通,但也只是普通,並不會降低或者提升防禦力,也就是所謂的中肯型。

但,問題就在於它的城門上,為了那個所謂的不成文規定,當初建立卡斯特城的那個領主在這個正門上可謂是大花心思。

雖然最後的確建成了一個堅門,雄門,鐵門,但,事實上,當初的那位起意建城的領主,手裡的資金卻並不是多麼的寬裕。

雖然王朝已經包攬了絕大部分,但是,其中不足的那些,還是要貴族自掏腰包,這也是王朝的一種消磨貴族的手段。

因此,造成的結局也就是,其它的門都屬於那種劣質,甚至是殘次品,雖然表面看上去雄偉堅韌。

只不過,這件事,那位領主卻是沒有告訴過其他人,只是一脈單傳的告訴了繼承人,而且也只是繼承人,不是其他那些沒有得到繼承權的子女們。

因為,一旦事情敗露,到時候,可能就不是先有敵軍來犯,而且自家兄弟手足相殘了,一個沒什麼卵用,虛有其表的城門,又怎麼可能抵擋住軍隊攻城呢?

而這,也是為什麼歷代領主一直竭力的保證領地中立和和平的主要原因之一,包括上上任領主設立塔蘭山軍也是這個道理。

畢竟,那個城池的隱患還是太大,一旦事不可為,那就只能棄城而逃,如果據城死守,那就只能是死的連渣子都沒有。

誰讓那個城池根本就守不住呢!三個等於是大開的城門,怎麼想,都不安全。

至於為什麼從來沒有哪一任領主想過要重修城門,很簡單,這其中的財政是個大問題。

修建城門,而且還是三個城門,這種大型的軍事工程,需要的財政支出可是難以想象的,領地的財政除去軍費,騎士團私軍,塔蘭山軍費,行政經費以後,就已經沒剩多少了,而且還要維持貴族的體面以及一些領主自身的奢靡需求。

那自然是沒有什麼錢可以重修城門了,能拿出錢來去保養就已經是很不錯的事了。

而且,在那個時候,帝國還是處於和平時期,王朝繁榮昌盛,除了匪亂以外根本就沒有什麼軍閥割據,領地戰爭,所以,重修城門在當時可以說是完全沒有意義,在絕大部分領主貴族的眼裡,就好比是在浪費平常享受生活用的財富一般。

而現在,軍閥割據,內戰四起,的確是時候要修門了,但,一沒錢,二也來不及了,重新做城門可是大型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如果人家趁這個時機來攻伐你,那你可就真的是應了那句老話,亡羊補牢,為時已晚了。

因此,索性還不如就這麼放著,專心致力於與周圍軍閥領地的的外交上,儘量不要打仗,保持和平的局面,然後等待新朝建立,那也就可以繼續高枕無憂了。

這些就是前幾任領主的內心真實想法,只可惜,想法很美好,現實卻很骨感,本來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