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3部分

“那是當然,熱鬧得,無數人圍觀呢!要不是卡著點回來看春晚,我們肯定還繼續……”

“……”

這位自稱在外國的華人,語氣中有種濃濃的民族自豪感,還有隱藏的思念,雖然不明白為什麼會在國外,連過年都不回來,但好多觀眾都看得滿頭黑線,這歪樓也歪得太慘了吧!

燈光一暗,舞臺上的演員快速退下,超大的電子螢幕在一聲沉重的鼓點中,彈出了一排字。

“2019年10月10日”,一秒隱去

“上海”

“第十八屆亞運會”

看著三次顯出的三排字,眾人一臉恍然。

也對,年初的時候,二零二四年的奧運會決定在BJ,讓無數觀眾的注意力都拉在了這上面,以至於亞運會什麼的,反而被掩蓋了光彩,甚至很多人都忘記有這麼回事兒了。

奧運會跟亞運會比?那貌似不是一個檔次的,全世界和全亞洲,大家能搞不清楚這個概念?

不管怎麼說,亞運會也是國際性的體育盛事,時隔這麼多年華夏第二次主辦,也算是值得關注的大事。

就好像被提醒了一般,很多觀眾都想起了這茬,只是大家很疑惑,這跟春晚有啥關係?不過呢,說央視春晚一般都要包括幾個大要素,比如民族團結,比如來年大事等等,難不成神龍衛視也堅定不移的要走這路線?

第二百零八章 神龍春晚(二)

不過,很快的,大家就知道在神龍春晚上為啥會出現這三句話了。

因為緊接著出現的節目,是一段相聲,就叫“亞運之最”。

其實,雲念舞一開始本沒有想到這段相聲,而是應大團長提過主題曲的事情,她上網查過資料,發現這屆亞運會的吉祥物,好死不死是隻熊貓,雖然不叫盼盼,但是,她突然就想到這茬了。主要裡面有幾個經典之最,不吐不快,想來想去,雲念舞還是沒有捨得去掉。

可這有個很嚴重的問題,前世的“亞運之最”,是在1991年的春晚,那是90亞運之後,所以裡面的對話,很多都是用的過去式。但現在她的情況,得是將來時才行,所以在整體框架上,雲念舞還是大改了,裡面很多提到的名字啊,即成事實啊,要不直接刪掉,要不就用“你覺得”之類的詢問句,讓結構變成了是對亞運的一種期待,一種支援,而非原本的盤點式。

當然,各大經典句子,她不可能改掉,也捨不得……

而表演者也挺有意思的,其中一個還姓牛,雖然雲念舞仰天感嘆了一句這絕對是天意,但這位就不叫牛群了,是叫牛鬱。至於另外一位,簡直是天生的搭檔,因為他姓馬,特別的,還叫馬尚。

雲念舞不太好意思去問,這是本名還是藝名?難道這人真是三歲看老,從小就知道將來長大要幹這行?所以連名字都取得很詼諧?

倒是兩人年齡都不算大,三十而立還不到,比新人有經驗,比老人有活力。說實在的,算是雲念舞最喜歡用的那類人選。

不過,在廣大觀眾的眼裡,這兩位的面孔就相當生了,如今的相聲早就沒落。若不是每年春晚都會出兩個,很可能許多人一年也聽不到一回。主要題材不好找,觀眾又有了抗體。很多時候相聲演員使出了渾身解數,他們卻並不覺得好笑,反而會感覺特木有意思。

只見電子牆顯示出了節目名字過後。牛鬱一個人從後臺走了出來。抖了抖西裝領子,先拱手拜年,然後一句話自我介紹了一下。

以現在這種科技,撐杆的話筒早就不需要了,全體用微型麥,所以大家就看著牛鬱站在舞臺中間。

“咳,大家好,恭喜發財。豬年吉祥,我呢,是牛鬱……”眼看他還真有將一個人相聲的架勢。提起就準備接下去,觀眾席上卻有了動靜。

“大家好。觀眾朋友好!”馬尚純粹是突然冒出來的,頓時將攝像機吸了過去,也將觀眾的注意力收攏了。

雖然這會兒觀眾挺莫名其妙的,但還是禮貌的鼓掌,現場可是親友團,不支援誰還支援?

打了聲招呼,馬尚在牛鬱囧然的表情中上臺,剛跨上去,就一巴掌拍在膝蓋上,驚喜又撕心裂肺的道:“觀眾朋友們,我,我馬尚……可@ ,想死你們了……”說罷,還抹了一把老淚。

沒錯,按照雲念舞的策劃,馬尚就是走的前世馮鞏路線,雖然這句雷人的經典,在九一年的春晚,馮鞏還並沒有“發明”出來,但不得不說,在很多年的春晚上,這話一出,即使觀眾都知道他會這麼說,還是憋不住想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