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協會活動紀念”,寫字板上張貼著十幾張照片。
“黃T恤男孩”拉過一張椅子,對商甲琰說:“姐,你好,請坐。我們志願者協會成立於2003年,到現在已有9年,剛開始的時候只是義務植樹和節假日去看望孤寡老人和小朋友。從去年開始我們成立了‘愛心超市’,號召同學們把不穿的衣服、不看的書籍等生活用品捐贈到“愛心超市”,我們每隔一段時間就會聯絡市愛心組織,把捐贈來的物品拉走,寄到有需要的地方去。一來可以幫助更多的人,二來物品迴圈再用利於環保。我們除了捐贈物品以外,週末還會去希望小學教課或和小朋友玩遊戲,以及開展關愛艾滋病兒童等活動。”
“愛心超市”原來是這樣的,商甲琰聽明白了就站起身,問“黃T恤男孩”,“我應該有一些不要的衣服,我回去給你找找。愛心超市通常什麼時候有人?”
“只要不上課的時候,我們都會輪流過來值班。”“黃T恤男孩”答道。
商甲琰又說道,“把你的電話號碼告訴我,方便我們聯絡。”
“黃T恤男孩”拿出一張紙,用筆寫下了電話號碼,遞給商甲琰,“姐,你貴姓?我是志願者協會的副會長,我叫鄭博,博學多才的博。”
“我姓商,等我訊息。”商甲琰擺了擺手,不讓鄭博送她出去。
一個星期後,在商甲琰的動員下,母親把家裡不穿的衣服鞋子和包,全都找了出來,讓商甲琰捐贈到“愛心超市”去。黃海芬和她的親戚聽說後還大喜過望,說正愁家裡的舊衣服找不到地方擱置呢,就拜託商甲琰捐出去吧。
商甲琰就像螞蟻搬家一樣,用電動車把一包包“愛心”運到“愛心超市”,在忙碌間收穫了充實和快樂。健祥有的員工得知商甲琰的行為,破天荒地沒有嘲笑商甲琰,還佩服商甲琰有愛心。
商甲琰微笑道:“如果我們每個人都付出一份力量,就會匯涓成海,能讓更多的人獲得溫暖和關愛。”
作者有話要說:
☆、社團“招新”
國慶節後,在英大的荷花池附近,英大社團紛紛扎開太陽傘帳篷“招新”。“招新”就是招收新的成員,會費為一年10元。
下班後的商甲琰早早吃完飯,沿著校園散步。經過荷花池時,商甲琰看到每個社團為了多“招新”,使出了渾身解數。有的站在帳篷外發著傳單,有的直接來到路過的學生面前宣傳,講的吐沫橫飛,還有的甚至跑到荷花池外拉人,不過商甲琰看到“招新”最多的就是廣播站、市場營銷協會和記者團,特別是市場營銷協會的帳篷被圍得水洩不通。
商甲琰好奇地上前詢問,原來市場營銷協會一直和很多商家有聯絡,可以讓入會的學生做兼職賺外快。商甲琰心道難怪如此,學校不再是一塊淨土,已被市場經濟所滲透。不過英大的音樂沙龍、“舞動起來”俱樂部以及籃球部落“招新”情況也不錯,畢竟愛玩是年輕人的天性。
正在發單的鄭博老遠看見商甲琰,就跑上前熱情地給商甲琰打招呼,還告訴商甲琰今年招了100多人,超額完成目標了。商甲琰祝賀志願者協會越辦越好,能向更多的人奉獻愛心,然後微笑著告辭了。
商甲琰繼續目不暇接地看著社團掛起的橫幅,念著一個個社團的名字,“環保協會”、“跆拳道協會”、“書法協會”、“繪畫協會”……。
商甲琰羨慕起英大學生課餘生活的豐富多彩,回想當年在英大上學時,只顧賺錢養家沒有一點活動,實在是單調乏味。感概之餘,商甲琰來到了一個冷清的帳篷外,這是英大的“常春藤文學社”。
看見商甲琰走近,“常春藤”的學生們沒有顯得驚奇,認真地向商甲琰介紹了“常春藤”。“常春藤”成立於1999年,也就是商甲琰畢業那一年,是由愛好純文學的學生們自發組織起來的。
純文學?商甲琰聽到這個詞,就翻了翻放在桌子上的期刊和報紙,果不其然描繪的多是校園生活,還有古典詩詞歌賦和散文等,字裡行間洋溢著唯美與浪漫。
商甲琰輕聲讀著其中一本期刊,“青春本就短暫而忽然,一如那白駒過隙,而夢想與渴望又充滿了無盡的憧憬,沒有相應的耕耘,哪能綻放生命的奼紫嫣紅。青春的步伐不會為任何人停駐,只因它是公平的,如果一味的沉迷於憂傷的幻想,那麼青春過後留下的將是那一聲聲心碎的嘆息以及眼角那滴滴晶瑩……”
讀了一段《青春》散文過後,商甲琰情不自禁又讀起來一首《點絳唇》。
“夜雨如酥,手把油傘過謝橋。鶯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