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面的事就像現在的自己一樣。
這些都是關於憎恨的故事,其中一個是叫老婦人的毒誓
在佛陀時代,有一天,有一個商人在路上不小心給牛觸死了。牛的主人,怕留下這條惡牛,以後將帶給他更多的麻煩,因此就賤價的將牛出售。
當牛的新主人買牛回家,走到半途中,來到一河邊,想給牛飲水,哪知牛不但不飲水,而且突然兇xing大發,又把新主人給抵死了。新牛主的家人,知道後不禁勃然大怒,立刻將這條牛殺死,然後挑到市場販售。
有一個農夫,貪著便宜,買下了牛頭。用繩子繫著牛角擔回家,半途中,因天氣炎熱,就將牛頭掛在樹枝上,然後坐在樹底下休息。哪知正休息時,系牛頭的繩子不知何故突然斷裂,牛頭從樹枝上掉落,剛好打在農夫的頭上,可憐的農夫,當場被打得傷重而死。
一頭牛,在一天之中,竟然害死三個人,這件不尋常的事故,惹得大家不禁紛紛議論著,後來訊息也傳到了頻婆娑羅王耳中,他也覺得不可思議,想其中必有緣故,因此親自前往請教佛陀。
佛陀解釋說,在過去世,有三個商人,相約到外地做生意,為了省錢不住旅館,特地到一個老婦人家借住。本來雙方約定,要付老婦人租金,但到了第二天,這三個商人,趁著老婦人外出時,竟偷偷溜走了。等老婦人回來後,發覺了,非常憤怒,就追上去,要向他們索取欠款。
三個商人,因擔負著沉重的行李,所以在不遠的地方,就被老婦人給追上了,可是這三個商人,以為她年老可欺,不只賴帳不還,還用惡言惡語侮辱她。老婦人對他們無可奈何,只得憤恨的對他們說:
“你們這些無賴漢,欺負我年老孤單,你們以後一定會有報應的。今生我雖然奈何不了你們,等來生無論是否為人,我一定要報復,要殺害你們,以洩我心頭的憤恨!”
佛陀繼續說道:
“那條兇牛,就是這老婦人的後世,而同ri被牛抵死的三個人,就是欺負老婦人的那三個商人!”
這個故事,不只顯示了因果的絲毫不爽,更顯示了怨恨的可怕。三個商人的行徑,固然可惡,但還不至於遭受殺身之禍的報應。而老婦人可怕的怨恨心,就象個毒咒,不只將自己咒進了因果報應的羅網,而且催促惡化了彼此本來還不算嚴重的因果關係。
因為怨恨,彼此註定了,將展開一場長期而難以止息的“冤冤相報”悲劇,而在這場悲劇,或即將接著上演的悲劇中,註定了將沒有人是贏家,因為怨恨的毒咒,一方咒向了別人,另一方也咒向了自己!
王明的世界裡佛教也是存在的,許多人修煉依靠的就是佛教的心**法,其中佛教的幾門大典就是很好地修煉功法。
而且佛教對於人生的感悟也是很看重的,而這些東西,修煉都是很需要的,就像佛教對於仇恨的理解。
佛教認為,即使是佛陀也難以免除前世所招感的苦報。
《長阿含經》卷二提到,釋迦牟尼在入滅前三個月開始背痛。此乃釋迦牟尼前世為婆羅門時,與力士相撲而折斷對方的脊骨所得的業報。釋迦牟尼雖已成佛,卻仍無法免除業病之苦。
除此之外,佛陀以其過去世的業因,還嘗受過其他苦報。《大智度論》卷九合稱為“九罪報”:
(一)受梵志女孫陀利所謗,五百羅漢亦被謗。佛昔為博戲浪人,曾誘yin女鹿相至辟支佛ri常修道之園中娛樂,後殺鹿相女而嫁禍辟支佛,故受孫陀利謗之報。
(二)受旃遮婆羅門女系木盂佯作腹所謗。佛昔為一比丘,因妒無勝比丘受善幻婦之供養,遂謗無勝與善幻通,由此佛說法時受旃荼女系盂於腹毀謗誣賴之報。
(三)受提婆達多推山石壓傷足趾。佛昔為須摩提,因不yu與其異母弟分財產,遂於高崖推落其弟,投石擊殺,故遭提婆達多以石擊佛之報。
(四)迸木刺腳。佛昔為部主商客,因爭船格戰,以矛刺穿另一部主腳致命終,故於乞食時受木槍穿徹足趺之報。
(五)毗琉璃王興兵殺諸釋子,佛時頭痛。昔時釋種族捕殺池中之魚,佛為一童子,曾以杖打魚頭,故受琉璃王殺釋種之報,且於其時,佛感頭痛。
(六)受阿耆達多婆羅門之請而食馬麥。佛昔為婆羅門時,曾妒比婆葉如來及比丘眾受槃頭王供養,遂發惡言,並教其五百童子罵彼等須食馬麥,故佛及五百羅漢於毗蘭邑時受食馬麥九十ri之報。
(七)冷風吹動則背脊痛。
(八)六年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