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了。
但是王明還需要一段時間,間腦這邊處理的差不多了,下丘腦那邊還再去一下。
說起佛教的等級劃分,不得不提到一個人,那就是至高佛,釋迦摩尼。
釋迦牟尼佛,古印度人,意即釋迦族出身之聖人。又作:釋迦文尼、奢迦夜牟尼、釋迦牟曩、釋迦文。略稱釋迦、牟尼、文尼。亦譯作:能仁、能忍、能寂、寂默、能滿、度沃焦,或梵漢並譯,稱為釋迦寂靜。
又稱:釋迦牟尼世尊、釋尊。即佛教教祖。其稱號之原由,見於佛本行集經卷二十觀諸異道品、有部毗奈耶雜事卷二十、阿毗曇八犍度論卷三十等。釋尊為北印度迦毗羅衛城淨飯王之太子。
佛有八相成道,指釋迦牟尼佛一生的八個階段。“成道”是“八相”中最重要的內容,又是釋迦牟尼“一代時教”的起點,亦稱“八相示現”。
據佛典記載,釋迦牟尼在過去早已成道,為了度化眾生,化身“示現”八種相狀,應時對機地降生人間。《佛本行集經》等詳其事,介紹“八相”的內容。
《妙法蓮華經》雲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開佛知見使得清淨故,出現於世。欲示眾生佛之知見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悟佛知見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入佛知見道故,出現於世。
降兜率
釋尊成佛剎海微塵數劫,為眾生故,復示生於三千年前的中印度,佛在降生之前示一生補處菩薩。於兜率天說法。後以期運將至,當下作佛。逐觀五事因緣1,決定降生於中土印度迦毗羅衛國,以國王淨飯王及王后摩耶夫人為父母
住胎
於是菩薩化乘六牙白象,從摩耶夫人右脅而入住母胎。菩薩住胎,不失定慧,具足正念,清淨無染。釋迦在胎中為諸天說法,此即《起信論》,所開“住胎”之相。 ;釋迦在胎中為諸天說法。此即《起信論》
出生
經十月懷胎,摩耶夫人返孃家天臂城待產,在許多的侍衛護送下啟程,當行至藍毗尼園時,見樹林蒼翠蓊鬱、百花盛開。一切景物均極為清淨殊勝而美好,當摩耶夫人手扶無憂樹之枝葉。佛陀即於此時。於沒有任何痛苦的情況下,由摩耶夫人之右脅誕生。
佛陀誕生之時,有各種殊勝妙相與瑞兆產生,大地有六種吉祥之震動,帝釋、梵天以各種化身示現,守護四周;天女散花。天眾以天樂莊嚴,又有龍王以殊勝美妙之甘露泉水沐浴佛身,佛陀誕生後,隨即於東、西、南、北四方各走七步。每走一步,地皆湧現寶蓮承接佛足。於時佛陀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說道:天上天下,唯我獨尊;三界皆苦,吾當安之。以此為佛陀於世間示現成佛之緣起。 ;諸天龍神以殊勝妙好之甘露沐浴佛身之緣起,成為後世浴佛法會之由來。
出家
佛陀出生後便成為了迦毗羅衛國的太子,取名“悉達多”意譯為“一切義成、一切事成”,佛母摩耶夫人在悉達多太子出生後七天便去世,並轉生至忉利天中。太子由姨母摩訶波闍波提夫人心照料和養育。太子天資聰穎,自幼通達五明、四吠陀(古印度傳統思想)文武雙全,並且相貌英偉,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無人能及。17歲時,娶耶輸陀羅為妃,後生一子,名羅睺羅。
雖然王族的生活優裕而舒適,但太子卻並不貪戀這些世間的情、欲和享受。太子曾由城之四門出遊,見生、老、病、死等現象及以修道的行者,深感人生之苦痛與無常,遂萌出家修道之志。於十九歲,太子夜出王宮,自脫衣冠為沙門。參訪世間諸修行人,然彼皆不達解脫之境,太子以勝慧示其不究竟處,後至苦行林,開始六年的苦行生活,當時淨飯王所派的阿若憍陳如等五人亦在此與太子一起修行。苦修期間,太子日食一麻一麥,雖至形體枯瘦,因不合中道,未取正覺,遂出苦行林。此時,共修的五位行者,誤以為太子退失道心,遂舍之而去。
菩薩(太子)來到尼連禪河沐浴,接受牧女乳糜之供養。恢復體力後,至伽耶村菩提樹下,以吉祥草敷金剛座,東向跏趺而坐,誓成正覺。
降魔
時有魔王欲行惱亂,不願菩薩獲得無上的解脫之境,於是蟄伏的魔王波旬派遣諸魔女來引誘擾亂禪定中的悉達多,但是菩薩絲毫不為所惑。魔王又派遣眾惡羅剎來脅迫悉達多,投擲各種利刃兵器,但是這些刀刃到了湛然不動的菩薩金剛座前,卻如花瓣般一一散落,並有地神為菩薩無量劫曠世行願的而做證明,魔王聞以,自愧不如,悉皆退散。由此菩薩以慈悲力降伏了魔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