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再重的病都好了!”
蘭貴妃接過絹書作勢閱讀,低垂而下的睫毛正好遮住了眼裡的暗色。
“辰兒真是天生的軍神,每次打仗都算無遺策。能夠識破梁州空城計,已非等閒。當機立斷判斷出溫子凱傾城去攻樂州,更是不易。最後還能以犄角之勢,一舉殲滅溫子凱,解樂州之禍!有兒若此,社稷何憂?”
蘭貴妃笑起來,彷彿為宣帝感到高興似的:“陛下所言極是,臣妾聽說,晉王在軍中威信極高。軍中傳言道,晉王蕭辰,國之干城;晉王不出,六軍無主;晉王一出,六軍臂使。年紀輕輕,便有如此威望,確是社稷之福。”
蘭貴妃一臉欣慰的喜色,然而宣帝的臉色卻逐漸有些陰沉。
宣帝沒有就這個話題說下去,轉身令小黃門去宣右衛將軍蘭韶雲,蘭韶雲是蘭貴妃兄弟的兒子,宣帝準備讓他率軍前去迎接公主。接著宣帝又下旨詔,傳令沿途郡縣妥善接待公主,若有閃失將論死罪。
一應安置完畢,宣帝才徐徐回頭看著滿地仍舊跪伏不動的宮人,面罩寒霜:“這些奴才太翫忽職守了,不殺不足以儆效尤!”
蘭貴妃趕緊跪下:“陛下,這些人不能殺!公主與宮裡下人感情深厚,陛下若取他們性命,公主回來後必定會傷痛欲絕,陛下難道忘了當年翠瀾一事?”
提起那件事,曾婕妤暗暗搖首嘆息。沁水公主有個貼身侍女翠瀾,兩年前得病死去,沁水公主哭得昏天黑地,絕粒數日。衛宣帝因擔心女兒,也食不下咽,寢不安席。公主見父親病顏憔悴,才肯進飲食,但也差不多一年不開笑臉。
宮裡人都知道,沁水公主雖調皮,但心地善良,極重感情。
蘭貴妃提及此事,衛宣帝也不敢處死這些人了。想了一想,傳令將這批人打發去苦役司,以示懲戒。另外責令內務府安排一些規矩的宮人來芳德宮伺候。
“芳德宮新換的一批宮人,你親自去挑選。”衛宣帝對蘭貴妃說。
“是,臣妾遵命。”蘭貴妃微笑間流露出的嬌。豔,比實際年齡不知年輕多少。
曾婕妤頭垂得極低。沁水是曾婕妤的女兒,為她挑選宮人的事,宣帝卻交給蘭貴妃去做,對蘭貴妃的信任可見一斑。同時,也算間接表達了對曾婕妤管教有失的不滿。
宣帝攬著蘭貴妃一同離去,曾婕妤曲膝恭送他們,等他們走遠了,才抬起眼睛,眸中許多複雜的情緒浮浮沉沉。
走出芳德宮,在濯龍池畔徐徐而行,秋日的湖水波平如鏡,天青如水,水碧如天。清瑩的湖面倒映著白雲朵朵,水中游魚清晰可見,倒像是在藍天白雲間穿梭,不時躍出明鏡般的水面,在陽光下劃過流星般的銀色光弧。
宣帝執了蘭貴妃的手,濃眉深鎖:“安邑侯倉惶敗潰,竟然棄五萬大軍於不顧,太子給朕推薦的就是這樣的人才!”
蘭貴妃心想,用與不用,是你做的決定,又不是羽兒力所能決。段懷睿在朝中多年,他是否擅於用兵,你難道還不如羽兒瞭解。不過,蘭貴妃當然不便為自己兒子辯解,只聽宣帝又道:“去年太子帶兵,鎩羽而歸。今年他推薦典軍的人,又大敗遁亡。太子真是太不讓朕放心了!”
說著這話,宣帝凝視著蘭貴妃,面有怒色。
蘭貴妃心中一凜,計上心來,嫣然含笑:“太子不諳兵略,不等於不擅治國。臣妾以為,陛下雄韜偉略,定能南平劉漢,西逐色目,東滅吳越,一統九州。屆時,天下承平,太子只需做個守成之主便可。守成之主嘛,有德者居之,不是麼?”
“若是朕生前未能完成大業呢?”宣帝銳利的目光幾乎要看進蘭貴妃眼裡。
………【第十二章 逍遙太子】………
蘭貴妃唇際蕩起淺淺笑意:“陛下不是才說嗎,有晉王這等軍神,算無遺策,百戰不殆,定能輔助陛下混一南北,撫有天下。屆時,羽兒有晉王這樣的兄弟為砥柱。太子德安天下,晉王武定乾坤,正是珠聯璧合,相得益彰。”
宣帝卻是久久不語,眉間鬱結著深深的憂慮。
蘭貴妃悄悄地觀察他的神色,眼底劃過一道莫測的光。
與此同時,太子府裡,瑤席瓊宴,一片繁密如雨的絲竹笙簫。
恍若一夜清雪,十幾個雪白輕紗的女子飄揚落下,旋轉而舞。折腰拋袖,俯仰蹁躚,如白蝶群飛,似梨花開遍,整個大廳流風迴雪,白霧縹緲。
“叮——”大廳最北主座上傳來一聲清脆的玉箸敲擊酒樽之聲,只聽一個男子疏懶的聲音,帶著幾分不耐:“節拍又錯了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