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經過鄧鑲的一系列操作,朝庭平叛陷入了僵局,但想推翻朝庭,還是痴心妄想。
朝庭在與各國的邊界處,還駐守著四十萬大軍,防止他國入侵,抵禦各國。
如果定國皇帝不顧一切,讓這四十萬大軍先剿滅叛亂,那麼叛亂很快就會被平定。
只是這麼做,可能會讓其他幾國入侵,丟失國土,所以不到迫不得已的時候,定國皇帝不會出動這四十萬守軍。
不過,從邊疆調一些士卒出來,還是可以,比如那五萬平西軍,就是從邊疆調出來的。
現在平叛陷入膠著,說不定皇帝還會從邊疆調出一些士卒,這是鄧鑲不想看見的。
於是,鄧鑲讓手下在周圍四國,散佈定國內亂,全國皆反的訊息。
不僅如此,鄧鑲還買通四國高官,讓他們在朝堂上進言,主張趁機侵略定國。
確實,定國平亂陷入膠著的時候,皇帝已經著手準備,再從邊疆調五萬士卒,只是還沒想到如何調動。
鄧鑲的錢沒白花,周圍四國的皇帝,在大臣的勸說下,動心了,決定趁機吞併定國。
當皇帝準備從邊疆調兵時,邊疆告急,四國軍隊,頻繁越界偷襲。
並且四國大軍已在集結,很可能大舉進攻定國,定國皇帝立馬熄了從邊疆調兵的想法。
鄧鑲目前要做的,就是維持平衡,不讓四國攻入定國,不讓定國叛亂被平,不讓那些反賊做大。
只有平衡,誰也拿誰沒辦法,鄧鑲才能暗中發展壯大。
別人都在互相消耗,只有鄧鑲兩頭髮展,快速壯大。
鄧鑲明面上是朝庭的人,但暗地裡又是最大反賊,幕後的推手。
只要定國不被其他四國攻下,鄧鑲就立與不敗之地。
如果朝庭被滅,鄧鑲就是勢力最大反賊,明面上的十萬大軍,加五萬丐幫成員,加暗地中訓練的五萬士卒,加各路反賊。
雖然不是精銳,但足足有二十五之眾,這還只是目前,還有進步空間。
如果叛亂被平,鄧鑲這個平叛將軍,也能混個加官進爵。
時間匆匆,離鄧鑲大婚,已經過去了兩年。
定國一國阻擋四國,又內亂,如今是真的走向了滅亡。
定國與四國的邊界,丟了三座城,損失了十萬士卒。
莫劍鋒率領的大軍,由二十萬,變成了十五萬,消耗了五萬。
平西軍,只損失了五千人,還有四萬五千人。
李家,和一星郡郡守,加一起,依然是二十萬人,不是說他們沒有死人,而是他們會抓壯丁。
他們會強迫百姓幫忙守城,因此,在人數上,兩家反賊看過去還保持在二十萬。
不是他們不願意抓更多的壯丁,而是,一星郡就這麼大,資源人口有限,只能養活二十萬大軍。
再多,一星郡就沒人種地生產了,惡性迴圈之下,不用莫劍鋒剿滅,自己就走向滅亡了。
值得一提的是,李家和一星郡郡守產生了矛盾。一山不容二虎,一星郡也是一樣,容不下兩個勢力。
之前是唇亡齒寒,為了抵擋莫劍鋒大軍的圍剿,才被迫合作。
但其實兩家也是競爭對手,在一個郡內,互相搶人口,糧食,資源,人才。
日積月累,矛盾越來越多,要不是有莫劍鋒的大軍在一旁虎視眈眈,他們自己都打起來了。
起義軍聯盟,被平西軍剿滅了一些,但人數不減反增加,有更多的反賊加入。
現在定國有二百八十路反賊,其中二百五十路加入了起義軍聯盟。
至於鄧鑲手上的平叛大軍,鄧鑲上報朝庭,說從十萬減到了八萬,但手裡其實有十二萬大軍。
這麼上報朝庭的目的,是因為朝庭國庫空虛,已經撥不下軍糧和軍餉了,只能在當地收繳,供養士卒。
沒了軍糧和軍餉,明面上怎麼招兵買馬,那來的錢招兵買馬,那來的糧食養活士卒。
沒了錢糧招兵買馬,又要剿滅反賊,士卒自然只減不增。
但鄧鑲根本沒有損失過一兵一卒,他所“剿滅”的,都是他手下假扮的反賊。
被“剿滅”的反賊,要麼解散,加入其他反賊。要麼換個名號,假裝是新的反賊。
在朝庭眼中,鄧鑲戰績斐然,一年能剿滅五十路反賊,只是春風吹又生,有剿不完的反賊。
朝庭不是沒派人來督戰,只是被鄧鑲催眠了,和鄧鑲“同流合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