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1部分

默、平和,託身幽谷叢林;由此想到人生在世也應如此,歲月有時,榮辱有止,唯有高潔的精神節操卻是經久不衰。”葉茂網拍蘭花,莫莫為蘭花寫詞配樂,百度蘭花的話語,簡介,古詩詞等等。讓深山中幽居在空谷的蘭花成了都市顯擺的搶手貨。

“素心蘭自古被視為蘭中珍品,清。何紹基詠《素心蘭》雲:“深心太素絕聲聞,悔託靈根壓眾芳。萬古貞風懷屈子,一江白月吊湘君。香愈澹處偏成蜜,色到真時亦化雲。園榭秋光都佔盡,故應冰雪有奇天。”此詩更寫出了素心蘭的最高境界。”

正當莫莫款款而談蘭花的話題時,葉茂在樓下大喊:“莫莫,下來,咱回家了!”

看到莫莫屁顛屁顛走出辦公室,我腹誹:“這真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啊!莫莫家的運氣怎那麼好!夫妻倆一個升官一個發財。”

腹誹完畢,我推開窗子看看莫莫的新車——“我的媽呀!不就一輛腳踏車麼?那車可好啦!不用駕照,有了它,既不用擠公交車,也不用看紅綠燈。還能鍛鍊身體呢!這車真如莫莫說的那麼好!也完全符合葉茂計算機的經濟頭腦。有20多萬了!買一輛腳踏車當寶馬顯擺,這夫妻倆還真是扁擔陪籮筐——絕配!”

莫莫好像知道我在想什麼,抬起頭來,朝我眨眨眼睛,揮揮手,坐著葉茂的‘寶馬’笑容燦爛的走了。

蘭花,蘭花……陰魂不散的纏著我,好像蘭花與莫莫有許多糾纏不清的故事被我遺忘了。我走進莫莫的空間檢視她的日誌。終於找到了一篇名為《蘭祭》的日誌——

8月12日,和幾個同學去白塔水庫遊玩,拔了幾株蘭花,我拿了一株最小的。俐說:怎不挑株大的呢?我說:小的也會成為精品!在石子頭小學下車時,萍還建議多拿一株,我則固執地謝絕。

選小的,並非學雷鋒顯示品格高尚,完全是性情使然。懂事起從未主動栽種花草樹木、寵養過小動物。一來是懶,懶得待小祖宗般伺候它們;二來擔心種死了養滅了徒增傷悲。這性情的養成跟小時候養豬牛的記憶有很大的關聯。比如養豬,一日三餐呼喚它、餵它,幫它捉蝨子,拿根小樹枝為它抓癢癢,把它當朋友看,可一年半載後,無論怎樣哭鬧也改變不了父母請人將它屠殺的結局。母親照例炒一桌菜招待鄉親大吃一頓,換取大家臨走時的幾句吉言。【那時家家殺豬都會叫鄉親吃上一頓】還特地燉一大碗豬肝湯犒勞我。而我卻說不好吃以拒絕,好像吃了就更對不起我的豬朋友似地。

我雖不主動種養,卻喜歡與它們為伴。有住校生那會兒,學生善於捕捉‘剝谷鳥’【禾必子】。將米從寢室門口往裡撒,引鳥兒進房。一下課,一夥學生爭先恐後衝出教室,奔向寢室,把門一關,在裡面追趕起小鳥來。不到十分鐘,貪吃的剝谷鳥就成了學生的獵物。被捉的剝谷鳥住進礦泉水瓶做的簡易鳥籠。悠然自得啄著米,喝著水,不時發出‘咕咕咕’的叫聲。那黑珍珠般的眼睛毫不畏懼的瞅著觀察它的人。看到瓶裡貪吃而失去自由的剝谷鳥,總讓人不由得聯想起被包養的女人。

在學校的早晨,喜歡拿一卷詩詞,坐在銀杏樹與桂花樹相接的樹陰下,聽鳥兒婉轉的歌唱、撲稜稜的跳躍,看風輕輕的翻動樹葉,聞桂花淡淡的清香,感受葉上的露珠落入脖頸滑進衣領那酥酥的清涼、、、課間,喜歡坐在房間的書桌前透過窗戶,看孩子從這棵樹追趕著跑到那棵樹;昂起笑臉看那月月紅開得一樹燦爛;東張西望一番,趁老師不注意猛地搖動樹枝,落下無數殷紅的花瓣,爭著搶著去撿、、、放學後,會帶著兒子看一種小小的青蟲,像我們用大拇指和小拇指測量物體長度般一紮一紮在樹幹上爬。教育學生時會說:我們愛花不摘花,我們愛鳥不捉鳥!而我卻做不到。我不捉鳥,會摘花。常摘的花有三種:金銀花,黃花兒【野菊花】,桂花。金銀花,黃花兒用來泡茶;桂花給我女兒做香囊。

懂事起從未主動栽種花草樹木、寵養過小動物的我,願意從這株蘭花起改變自己,陶冶自己的性情。反正有古這位師傅可請教,有幾位同行可交流,養一株蘭花,不亦快哉!瞧!這就是我的蘭花!七片葉子象徵此次同行的人數。四片深綠的弧形,如點頭,似鞠躬。三片翠綠色的緊抱在一起,直挺著身軀。一彎一直,相映成趣,遠遠看去,就像美女的蘭花指!我會給我的蘭花寫成長日誌的,我要天天唱《蘭花草》給她聽,我要撿潔白的小石子為她打扮、、、

14日,我的蘭花不見了。

‘誰拔了我的蘭花!’我怒吼。

‘不是我’女兒說。

我把目光投向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