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6部分

是黨的理想、信念和傳統作風的象徵,彌足珍貴。

中央黨校主校園是原圓明園的一部分,明顯帶有皇家園林的遺風,有許多歷史上遺留下來的重要文物,如矗立於掠燕湖畔的“弘佑天民”牌坊便是明代的作品,半個世紀前從城裡移來,是不可多得的珍貴文物。“**亭”亦是歷史上遺留的古建築。此外,“燕園”、“楚園”“新疆花園”等小型園林都是“*”後覆校以來逐步建立起來的。

在水木園景區,林夕漫步於高大蔽陰的槐樹、楊樹、柳樹、松樹、柏樹、楓樹、橡樹、椿樹、銀杏樹、梧桐樹、玉蘭樹、白臘樹、核桃樹、柿子樹以及各種灌木組成的樹林中,流連於芳草萋萋的草地上,駐足於荷花盛開、水波漣漪的池塘邊,領略著這種自然之美。

在“薈茗園”景區,站在鑑水平雲樓上展眼四望,沿掠燕湖一週依次排列的明代牌坊、正蒙齋、蟠龍橋、霽月亭、光風亭、敞軒、聚觀亭等形成一道整體風景線,紅綠相間,高低錯落,天光水色,盡收眼底。溪澗若大若小,板橋就中而鋪,石山隨勢而立,草間樹杪,鳥語蟲鳴,足可豁人胸襟;細雨濛濛之日,小坐亭中,林間之空翠,湖中之漣漪,雨中之花容,風中之柳態,令人滌盡俗慮。園中還有罔極樓、秋觀樓、留筠館、敷山亭等仿古建築,細細品賞,頗有韻味。

在校園裡轉了一圈,深深為之嘆服,這些校園景觀,不僅是服務黨校教學、科研的物質財富,更是歷練精神、涵養文明的精神財富,必將代代傳承。

當天晚上,林夕舒服的躺在床上,回憶著下午校園內的風景。宋學堂晚上也沒有回來,只是給林夕打來個電話,告訴他事情沒辦完,明天中午再回來。

第二天午飯前,宋學堂才急匆匆的趕回來。一看就知道昨天喝多了,現在還有幾分醉意。吃過午飯,林夕和宋學堂來到了學校的小禮堂。參加今年開班儀式的人並不多,只有幾十人,都坐在禮堂靠前的位置。

林夕和宋學堂找了個位置坐下。林夕打量著周圍的人,這些學員都是各省、直轄市、自治區選派來參加此次進修班的縣委書記。不看不知道,林夕本來以為自己三十歲能當上縣委書記已經夠年青的了,可一看周圍才知道自己也並不年青了,周圍的學員,最小的看上去也就二十六七歲,最大的也不過四十來歲。看來能參加這個進修班的都是各地的精英,未來的棟樑。

快到兩點的時侯,坐在主席臺上的人才繼續到齊,最讓林夕吃驚的是他竟然看到了不少以往只能在電視上才能看到的人物。坐在最邊上的黨校副校長主持了今天的開班儀式。

開班議式很簡單,黨校的常務副校長和中組部的一位副部長先後作了講話,最後由進修部部長宣讀了在校期間學員必須遵守的一些紀律要求。

簡潔的開班儀式讓林夕見識了黨校高效率的辦事作風,看來這些年一直提倡的開短會,講短話的會議要求在這裡已經實現了,可是在下面的基層單位為什麼卻一直沒有取得任何效果呢?林夕暗中納悶。

晚上的會餐和迎新晚會只不過是給林夕這些來自天南海北的學員們一次彼此增進了解的機會。全班80餘人因為來自祖國各地,雖然近年來國家一直大力推廣普通話教育,特別是要求全國各地公務員也更是要發揮模範帶頭作用,必須講好普通話。

可是這些學員的地方口音還是重得讓人吃不消,也因此形成了幾個小的團體,不然的話,連彼此在說什麼都聽不懂,又怎麼可能溝通?東北三省的幾名學員因說話有著更多的共同特點,當然是形成了一個特殊的小團體,其他學員也各自按照地域分成了各自的團體。

雖然大家以前都不熟悉,但在這裡大家都是普通的學員身份,彼此間又不需要小心防範,其實在大家的內心深處也渴望著交流,只是在原來工作的地方,大家都要拿出一種威嚴,一種領導特有的威懾力,大家都在戴著一幅假面具做人,現在終於把這幅假面具摘掉了,所以大家很快就談到了一起,交流著各自的一些心得。

正式開課後,林夕的生活變得更加簡單了,他來這裡只有兩上目的,一個是努力學習好老師所講的內容,另一個是多交朋友。

給林夕他們授課的老師都是黨校有名的老師,不但博學多才,更可貴的是這些老師都有著一種特有的文人氣息,但決不是那種愚腐的酸氣,而是那種從骨子裡透出來的大氣,這讓林夕羨慕不已,暗道不虛此行。

學習的內容對林夕來說不存在一點難度,除了上課時老師所傳授的知識外,林夕還經常到黨校的大圖書館查詢各種資料。以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