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就必須會聽!”
隨後,柳亦巧也跟著忙去了。她是魏蔓的大徒弟,也是劇團的首要負責人,她能夠抽出半天的時間來給兩個菜鳥小白普及已經是很了不起的了。當然,臨走前,她還繼續讓呂遠給莫雨笙和陶天做保姆……
莫雨笙耳朵動了動,問呂遠道:“那個演小姐的,她是用的什麼嗓子?”莫雨笙聽過那人的本音,和她現在唱的不一樣。聲音尖細許多,聽著像是捏著嗓子唱,但不可否認的,她所唱出來的詞都是婉轉嬌嫩。雖然沒有魏蔓那般逆天得仿若一個十五六歲的閨閣小姐一般,但也是不錯的了。
第53章 呵呵噠053
呂遠看了看,就說:“她用的是小嗓,小嗓也叫假嗓。旦角和小生用的都是小嗓,當旦角的小嗓比小生的要柔上許多。她現在唱的是西廂記,她演的角色是閨門旦,閨門旦一律用小嗓,不管唱到哪都是。但是這個小嗓是沒有捷徑可走的,都是一點一點練出來的。”
莫雨笙點頭,《西廂記》的第一折目是驚豔,講的就是張君瑞初見崔鶯鶯,一見鍾情。
崔鶯鶯:“打鶯射燕忒冥頑,煮鶴焚琴討人嫌。可憐,可憐,煞風景最是這般……”
而演張君瑞的那個就是小生,唱道:“美人兒見了萬千,似這般端莊嫻靜何曾見。她菩薩容顏……”
一個閨門旦,一個扇子生,還真是都用了小嗓的唱法。女的柔婉嬌嫩,男的略帶英氣又不顯得粗獷和殺氣。
隨後,相國大人一出來,便是厚重低沉的嗓音。呂遠又說:“這是老生,又稱鬚生,正生,或鬍子生。他們主要扮演的都是中年以上的男性角色,用的嗓音都是本音,叫做真嗓。”
莫雨笙總結了一下,偏高音用小嗓,偏低音、中音用大嗓。不過……莫雨笙耳朵動了動,還是繼續聽了下去。這個老生的功力不錯,低音唱得很是巧妙,讓他乍一聽以為是小嗓。
陶天數次想要放棄,但看著莫雨笙一本認真的模樣,也就收回了到口的話。陶天和莫雨笙聽了一個下午的崑曲,莫雨笙回去的時候,還一臉的興致勃勃,而陶天已經頭暈眼花了。崑曲再如何的好聽動人,聽了一整天,他也hold不住啊!
等到回去,吃過清淡的晚飯以後,莫雨笙就問魏蔓:“魏老師,要如何開嗓?”
魏蔓就說:“你們多喊‘咦’,早晚都要喊,由小聲音到逐漸放大喉嚨,由短聲漸喊長聲。最後,再喊出音階來。而且平日裡你們也要注意練氣,你是翔德的孫子,翔德應該教過你練氣的法門了吧?”
練氣的法門?莫雨笙仔細想了想,每天早上起床,被莫爺爺拉著一起練太極,練呼吸吐納算不算?
事實是算!
所以,莫雨笙的氣還算充足。而陶天,陶天可不像莫雨笙那麼宅,一整天泡在琴房裡。體育鍛煉足足的陶天他的氣也是足夠的。
於是……
在耳朵被摧殘了一整天后的陶天還不能休息,被莫雨笙拉著一起喊“咦”。陶天揉揉額頭,好吧,現在笙笙正在興頭上,他還是不要去打斷他。
等莫雨笙練了一個多小時,喉嚨開始沙啞的時候,陶天果斷終止了莫雨笙的吊嗓子。直接將莫雨笙塞進浴室裡,等莫雨笙一出來,又將莫雨笙給塞到被窩裡,不讓莫雨笙開口說話。
陶天以為莫雨笙這興趣維持個一星期就是長久的了,結果沒想到,一個月過去了,莫雨笙依舊興致勃勃。陶天有些痛苦地看著莫雨笙,莫雨笙在聽了一個月的戲以後,又對崑曲的伴奏感興趣了……
莫雨笙發現崑曲的伴奏團隊中有幾個是吹蘇笛的,蘇笛又稱曲笛,主要用於崑曲的伴奏。它不同於細且短小的梆笛,蘇笛相對粗而長,而它的音色醇厚、圓潤,最重要的是還十分講究運氣的綿長。
這和莫雨笙練習了近一個月的吊嗓子有相攜相成的作用啊!
於是,莫雨笙就屁顛屁顛地去請教那吹蘇笛的老師傅了。
劇團的人也都知道莫雨笙和陶天是魏大家給帶過來的,說是老朋友的孫子。能夠和魏大家做老朋友的,能是什麼簡單的人物嗎?不能!所以,對這兩人,劇團一開始都是畢恭畢敬,生怕讓這兩個有點什麼閃失。
一個月過去,他們也都看出這兩個小孩,小的那個是真正的痴迷於音樂,不拘是聲樂,還是器樂。留在劇團的大多都是終生從事崑曲行業的人,這樣的職業工作者,沒有一份熱愛是行不通的。樂痴與樂痴之間是有感應的,一個眼神,一個動作便能夠領悟的那種。
尤其是莫雨笙還長著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