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個孩子,是他的期望太高了嗎?
莫雨笙說:“爺爺,我不知道,但我就是想學,我就是喜歡。只是我不明白,為什麼古時公子四藝之首的古琴會是現在這樣幾近滅絕的程度;我不明白為什麼白居易筆下‘大珠小珠落玉盤’的琵琶會是如今這般無人問津的地步;不明白‘更為客中彈’的瑤琴為什麼會比不上豎琴。”
“我覺得她們就像是古時寂寞閨中的怨婦,等著外出打仗的丈夫回來,團圓相守到老。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儘管失望,卻依舊等待。”
“……”莫爺爺心裡好笑,小九竟然會想出這麼一個比喻,但不得不說……確實挺合適的。看著莫雨笙更加濃重的迷惘,莫爺爺心裡嘆了一口氣,說:“我們國家的音樂都是和政治掛鉤的。就像是西方音樂中,莫扎特時代的音樂就是為上層社會所服務,容不得加入一點自己的情緒。直到後來浪漫主義時期,解放人性,解放自我,他們的音樂才開始百花齊放。肖邦沒有被俄羅斯弄死,還能那麼瀟灑自由地在巴黎訴說自己的亡國恨,不就是說明當初他們已經進入了自由的時代嗎?”
“……”
“而我們華夏,在安史之亂前,我們的音樂是站在當時的頂端的。而在安史之亂以後,宮廷樂就慢慢淪為民樂,到南宋之後,更是淪為戲曲的伴奏。相對比之下,我們國家的樂器在當時人看來是助興取樂的玩意兒,是上不得檯面的。而國外,他們卻已經將音樂家和樂器演奏家當成一個職業,一個高尚的職業。又是經過數十上百年的發展,這個差距也就慢慢加大了。”
“……”
“如今,我們國家已經重視起傳統文化的發展,像是你姑父的光華高中就是復興傳統文化中的一個環節。”秦慕楓所任職的光華高中雖然也有西洋樂器的班級,但更多的卻是華夏的傳統文化班級。那些西洋樂器的班級不過是打個幌子,現在國外那些人,也就在華夏的傳統文化方面能抓一抓,其他的方面……華夏已經追趕上來了。
當初實在是發展得太快了,這讓華夏如今不得不花更多得時間來休養生息。國外的人更是抓住華夏薄弱的文化環節,說放棄了自己文化的國家是註定滅亡的……
第31章 城
確實,華夏在發展的道路上確實是走了岔路。在幾十年前改革開放的時候,西方的物品大量衝擊華夏。而華夏為了表明自己與國際接軌的態度,不得不一邊捂著臉,一邊說你的東西不錯。
等華夏的政治經濟科技上來以後,華夏才有空騰出手來處理華夏的短腿——文化!好在,雖然晚了點,但亡羊補牢猶未晚也。華夏這十幾年來的扶持和導向也都沒有出錯,在國外和國內百姓所不知道的情況下,華夏的文化已經漸漸起來了。
像是前幾年所流行的一股復古風,就是華夏在背後悄悄引導。而這最成功的表現便是華夏人在一些大場合中所選擇的服裝,不再是千篇一律的西裝三件套,而是華夏的古服——漢服。雖然華夏的歷史那麼長,每個朝代的服裝都不一樣,但由設計師設計改良後的古服還真的是狠狠出了一把大風頭。復古之風的呼喚愈甚,等到國外反應過來的時候,事情已經塵埃落定。
當然,這些也就是莫爺爺這種位置夠高,還起了相應作用的人物才能得知個一二。百姓也只會以為國家這是重視文化發展了,根本看不到華夏每走一步,需要多少算計,需要付出多少人力物力財力,更是需要和多少個國家博弈。
也是因為華夏的舉動,讓國外的人紛紛警惕起來。
說起來,華夏是一個神奇的國度。全球還沒有哪個國家有華夏這般多災多難,算一算從夏商周開始,改朝換代多少年?中間又經歷過多少次戰亂?內亂有之、外敵亦有之。就是最為艱難的半封建半殖民時期也都挺過來了。
而全球四大文明古國,只有華夏依存。四大流域,同樣只有華夏的黃河長江流域留了下來,伴之而生的文明雖有缺失,卻還算完整。這本生就是一個奇蹟,歲月似乎特別鍾愛這個國家……
不管是實地探查,還是友好交流,一時間所有的國家和華夏都是友好非常。今天這個破冰,明天那個融冰,天天都是電話宣告滿世界飛。
而對方直直地說他們想要來華夏拜訪拜訪,那語氣和諧得仿若就是到鄰居竄個門吃個飯。偏偏這麼直著來,華夏還不好拒絕,畢竟華夏一貫的形象便是和平友愛。別管這個“和平友愛”是不是裝出來的,但就是裝,也要裝得徹底!
而對方來拜訪了,難道就那麼幹巴巴地坐著聊天喝茶?
當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