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我也只是起到一個引導的作用。”莫雨笙十分明白,要不是《降b大調鋼琴奏鳴曲》恰好撬開了李霖的心房,恐怕他也起不到什麼作用。
李芳中沒有再解釋,莫雨笙不知道的是,在診斷出李霖有孤獨性障礙症的時候,李芳中便帶著李霖訪遍了所有的心理醫生。這其中不是沒有醫生說音樂能夠起到溝通的作用的,他同樣找了不知道多少音樂給李霖聽,可從來沒有哪一首能有莫雨笙彈的這麼有效果!
或許就和小寶所說的那樣,小九叔叔的內心有著一個色彩斑斕的世界,他很喜歡那個美麗的世界……
和李霖呆了一個月,在莫雨笙面前,李霖沒有表現出任何自閉症的症狀。一點一點試探著的莫雨笙也慢慢帶著李霖往外走,李霖一開始也是拒絕的。後來不知道李芳中和李霖說了些什麼,李霖就紅著眼眶一點一點挪到莫雨笙身邊,抓著莫雨笙的衣角,踏出了第一步。
半年以後,莫雨笙嘗試著帶著李霖去稍微熱鬧一點的地方。當然,絕對不是密集人流地點,那些地方不止李霖討厭,莫雨笙同樣不喜歡。
想到他這一行的目的,莫雨笙也就帶著李霖去看川昆。川劇的五大五大戲曲聲腔中就屬川昆,也是莫雨笙最為感興趣。為了不讓李霖受到驚嚇,也為了更好地觀察品味川劇和崑曲完美雜糅在一起的川昆,作為地主的李芳中準備了四張票,連帶著聶松柏都有了門票。
崑曲作為最為源遠流長的戲種,講究的是完美二字,因此崑曲的改革相比起其他的戲種是少的。而戲曲中最為明顯的一個改革便是摺子戲!不,這個還算不得是摺子戲,只能說是跟隨高節奏生活的變化而演變出來的一個小偏門罷了。
摺子戲是全戲的濃縮,是針對本戲而言的,是本戲裡的一折,或是一出。現在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若是聽完全曲,所需要花費的時間就很長。因此,除非是極為狂熱又時間大把的戲迷,大多數人選擇的都是摺子戲。摺子戲比起時間極長的全戲要受歡迎得多,原因有三,一從內容上看,好的摺子戲矛盾衝突尖銳激烈,人物形象鮮活生動,故事情節相對完整;二在結構上看,摺子戲往往別出心裁,一出場便能夠僅僅抓住觀眾的視線;三在形式上看,摺子戲能夠突出戲劇的特徵,生、旦、淨、醜的不同行當,唱、念、做、打的基本四功。
像是這一次,李芳中給莫雨笙等人的票是在市中心的景江劇院中,由市省川劇研究院和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聯合推出的川劇崑腔摺子戲專場。上臺的人可都是些老前輩,每一個人的功力都是深厚綿長的,而他們一出場也都成功將觀眾的視線給抓住了。即便是因為人多而顯得有些緊張的李霖也都瞪大了眼睛緊緊地看著臺上唱唸做打樣樣俱美的演員們。
這一次的川昆專場只有四折戲,但每一折戲都是誠意滿滿。
第一折戲是《紅梨記·醉隸》,《醉隸》以丑角為主,唱做講均重,是川劇丑角中的犯工戲,戲中憨態可掬的皂隸因醉酒鬧出一連串笑話,讓臺下的戲迷笑得合不攏嘴。莫雨笙放鬆地靠著椅背上,十分開心地看著臺上丑角的作態。莫雨笙側頭看了看李霖,李霖縮在寬大的椅子中,捧著臉看著臺上的丑角又一次“不小心”撿肥皂……
莫雨笙想這一次來倒是沒有白來!
第二折戲是《繡襦記·教歌鬧街》,同樣是以丑角為主,可這折戲卻有著三個個性鮮明的丑角,這三個丑角的功力比上一折戲的還要身後,渾身上下都是戲,一個轉身一個甩手都表明他們就是戲中人,而非表演。莫雨笙忍不住讚歎,果然,比起臺上的人,他還差得遠了。回去以後,有時間一定要去找魏老師好好磨一磨了。
第三折戲是《鴛鴦譜·巧配》,主演者可都是華夏戲劇梅花獎的得主。甚至比那第一次得獎的小生飾演者曉艇還要厲害的是,那個嬌俏溫柔的劉慧孃的飾演者可是二度梅來著。
最後一折戲是莫雨笙所熟悉的《牡丹亭·遊園》,這一折戲才是莫雨笙期盼了最久的。他當初在校慶上同樣扮演過杜麗娘,而外界的評論卻是一致讚賞。莫雨笙在高興之餘也明白業餘的他絕對差得遠了。儘管對比起同齡人,對比同學校崑曲系的那些學生,他是遙遙領先的,可其他的崑曲演員呢?
柳亦巧在他下臺後難得的露出了笑容,讚賞了兩句莫雨笙。莫雨笙一邊告訴自己不要飄飄然,一邊又忍不住想,就連柳亦巧也稱讚他了,他是不是……可以出師了?當然,莫雨笙沒有任何不尊師重教的想法,只是覺得自己被肯定了,那他是不是……能夠高看自己一眼?
隨後,種種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