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0部分

在羊腸弦被鋼弦取代,小提琴的音量大幅度增加;弦的彈性、硬度隨著材料的改變而增加,小提琴的高音變得渾厚圓潤有厚度小提琴的演奏音域被放大,不在侷限於巴赫時代的三個八度,小提琴的歌唱性逐步展現以後,小提琴的地位才慢慢上來了,慢慢從配角升級逆襲成為主奏、獨奏樂器。

而小提琴崛起的歷史背景就更加值得說道了,十九世紀歐洲經歷了一場“情緒革命”。古典主義末期和浪漫主義早期最注重的便是情緒的表達和抒發。社會整體越來越激動,越來越重視強烈的感情。因此那個時代的音樂家都是將感情發揮到極致,雖然……整個人、整個時代顯得有些神經質。這種潮流帶來的影響便是愈來愈能接受高音。最明確的證據便是古典音樂樂器的高音在不斷調高。

莫扎特寫了三十六首小提琴奏鳴曲,但大部分都是“鋼琴與小提琴的奏鳴曲”。甚至還有小提琴家不滿地表示:莫扎特將最好聽的旋律都留給了鋼琴!

和莫扎特不同,在鋼琴和小提琴的比例分配上,貝多芬要比莫扎特公平得多,小提琴真正做到了個鋼琴平起平坐。小提琴重要性的上升,最為關鍵的便是貝多芬的第四號和第五號“小提琴奏鳴曲”。兩首“小提琴奏鳴曲”中第五號的名氣是遠遠超過第四號的,這第五號還極為牛氣地壓過了許多貝多芬的其他作品。而第五號小提琴奏鳴曲便是《春之奏鳴曲》!

第五號《春之奏鳴曲》和第六號《田園交響曲》都是用f大調寫成,這兩首曲子也奠定了f大調是與大自然最接近的調性且無可動搖的地位。

你可以沒聽過《春之奏鳴曲》,卻絕對不會懷疑它為什麼會用“春”來命名!

莫雨笙拿起掛在牆上的小提琴,摸索了一下擦拭過鬆香的琴絃和琴弓,問:“哪位老師能與我合奏?”要是少了鋼琴,這首《春之奏鳴曲》也就失色不少。這是莫扎特貝多芬時代的“小提琴奏鳴曲”的共通點,無法避免!

馮慧敏站了出來,說道:“還是我來吧!”

莫雨笙吃了已經,他剛才還真的沒看見馮慧敏。或許是因為這一堆老師的逼格都很高,讓新生代的馮慧敏必須退避一射之地吧!單單隻看馮慧敏,確實得承認馮慧敏氣場和勢不錯,但和其他得稽核老師相比,卻遜色了一籌。

馮慧敏坐在鋼琴凳上,溫柔地問:“莫同學,你是否需要曲譜?”

莫雨笙說:“請便。”

馮慧敏翻了翻,從一旁的曲譜架子中抽出一本,是《春之奏鳴曲》的五線譜。莫雨笙笑了笑,莫雨笙可不相信馮慧敏會不記得《春之奏鳴曲》的曲譜,畢竟她可是連柴可夫斯基的《降b小調鋼琴協奏曲》的曲譜給背下來的人。不過,莫雨笙還是領了這一份情。

《春之奏鳴曲》一共有四個樂章,第一樂章便是奏鳴曲式,快板。在分解和絃的鋼琴伴奏之下,小提琴是那麼的溫順柔和,卻又生機勃勃。而小提琴拉奏出來的那段旋律卻是第一時間奏出溫暖明亮、甜美而充滿活力的旋律。這一段旋律的主角就是小提琴,而這段旋律在小提琴音樂發展史上的歷史意義,在於它完全表達了小提琴那獨特的音色。

在鋼琴和小提琴演奏這一段一模一樣的旋律時,就算是沒有經過訓練的耳朵,也能準確分辨出演奏這段旋律的樂器是什麼!當然,並不是說換成鋼琴演奏就不好聽了,而是感覺完全不同!鋼琴的音域極廣,然而卻沒有小提琴音色的溫暖。這段旋律在小提琴的演奏下是完美地突出了溫暖、明亮、甜美、活力,有著鋼琴演奏所沒有的春天的氣息!

《春之奏鳴曲》中鋼琴和小提琴的地位是等同的,因此兩者是互為主客。當主奏樂器從小提琴切換為鋼琴時,當換成小提琴拉奏分散和絃為鋼琴伴奏時,聽眾很容易神奇一股微妙的期待,期待著……小提琴再次回來當聲音主角。

莫雨笙微闔眼眸,手指靈活配合。小提琴的風情是不管再怎麼強悍霸道的鋼琴都無法搶走壓倒的,它的主體性和在器樂中昂然而立,不同於靠威嚴和龐大的音量立足的鋼琴,它最為吸引人的邊是那讓人愉悅,讓人嚮往的溫暖企盼。

總體來說,儘管第一樂章在小提琴與鋼琴的主客之間不斷地變化,但還是以小提琴為主。所以第二樂章便是鋼琴的天下了。小提琴再如何的好,都做不到鋼琴的乾脆果斷,也做不到鋼琴輕巧便能營造出來的詼諧幽默感。

啊,原來……春天不僅給人舒服妥帖的感覺,還讓人有種趣味想笑的情緒。

第三樂章……第四樂章……莫雨笙拉下最後一個音符,琴弓離開琴絃以後,莫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