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3部分

卻對得起他們光華高中五年的學習……

柳亦巧從來就沒有聽過於亦玲和葛亦晨兩人的抱怨……

為什麼輪到這一屆卻會有這麼多的怨言?

對於整個班級的“消極”,柳亦巧直接甩手離開了。班級裡也派出一個代表來表示他們的歉意和無奈,柳亦巧靜靜聽了,卻直接讓他離開。那學生看了看柳亦巧的面色,覺得柳亦巧雖有不渝,卻沒有到捨棄他們的地步,也就訕訕離開了。

柳亦巧靜默了一陣子,然後就打電話給她的前任了。柳亦巧接到光華的聘請通知,是因為上一任的老師因為工作需要出國了。而現在,柳亦巧覺得她很有必要和對方聯絡溝通一下!

“喂?是亦巧嗎?我是芷風。”芷風的聲音是偏向於中性的,因為芷風在臺上的角色不是旦角,而是生角!不過,芷風的反串還是很成功的,每一個看過芷風登臺的人都認為芷風的“男兒氣概”十分的到位。在現在戲曲地位不斷拔高,戲曲界不再缺乏女生源或者男生源的情況下,反串的情況還是極少的。因為反串的話,就需要變嗓,還必須將嗓音偽裝得毫無違和感,這比小嗓還要困難!

柳亦巧面上多了一點笑容,這個芷風當年入界的時候也是一番折騰。硬生生用被陳老師(和魏蔓同等地位)評為不適合崑曲的聲音闖出一片天地……

想起這一次電話的原因,柳亦巧面上的笑容淡了,直接問道:“芷風,我是亦巧,我想問一下……”緊接著,柳亦巧就將班級裡的事情說了一遍,有些不解,還有些疑惑地問:“是我的教學方式不對嗎?”芷風教的怎麼就沒有出現這種情況?那是她的錯?

電話另一頭的芷風笑了笑,說:“不,不是你的錯。當年我教得那麼順利,還是託了你的兩個師弟師妹的福。”當年,芷風教的班級還沒出現這種情況就被掐滅了,因為有於亦玲和葛亦晨頂在前面。於亦玲和葛亦晨知道自己被選來是天大的運氣,自然就是兩耳不聞窗外事,全心全意地學習,如同一塊海綿一般源源不斷地吸收著芷風傳授的知識。就是課間時間,於亦玲和葛亦晨也常常結伴去圖書館泡著。要不是兩人的互動太過正常,完全就是朋友間的互幫互助,恐怕他們兩個已經被稱為一對出雙入對的情侶了。這“謠言”在一開始也是挺有市場的……

於亦玲和葛亦晨不聞窗外事,不代表其他人不聞窗外事。只是他們的低迷完全沒有傳染到於亦玲和葛亦晨,就是有人到他們兩個面前說話,都被於亦玲和葛亦晨的話給堵了回來——“現在無所成不代表日後無所成,現在的努力是為了日後的收穫。”

有兩個領頭羊帶著,剩下的羊群也就找到了奮鬥的方向。況且十六七歲的小孩都是自尊心強得不行得,只要有人在前面,就絕對不會想被人甩到後面去。

正是因為有於亦玲和葛亦晨的存在,芷風的教學計劃和任務開展得極其順利。在於亦玲和葛亦晨在的時候,後面的學弟學妹可都是照著這兩人的成長路線奮鬥的!於亦玲和葛亦晨進光華的時間點有點湊巧,正好能夠參加兩次校慶,一次在他們二年級,一次在他們五年級。而這兩次校慶中……於亦玲和葛亦晨兩人一同合作,都佔了一個節目。能夠連續上兩次校慶的,例數校史,十根手指數得過來。

等於亦玲和葛亦晨畢業去了柳亦巧的社團以後,芷風還惋惜了好一陣子。她也有向於亦玲和葛亦晨丟擲橄欖枝,只是他們兩個都沒有接。

兩人離開以後,芷風也發現了學生的低迷,是那種踟躕猶豫、原地徘徊的不進步。芷風瞭解了一下情況,也發現學生一致認為崑曲難學,多次升起放棄的念頭。芷風也像如今的柳亦巧一樣無奈過、絕望過、自責過。後來芷風死馬當活馬醫地將於亦玲和葛亦晨兩人兩年級時的錄影帶帶到班上,起的作用讓讓芷風驚喜。

芷風給柳亦巧提過意見以後,就說:“亦巧,現在的孩子可比幾十年前的我們要矜貴得多,打不得、罵不得。”幾十年前,華夏尚未重視精神文化發展,來學習崑曲的要麼是真心喜愛崑曲,要麼就是被家學淵源,最慘的不過是家庭條件困難。這樣來的生源可比現在的要純粹得多,老師當然也不會打罵,但學生能夠堅持下來,忍得住寂寞,耐得了枯燥受得住孤獨。這樣的學生學習崑曲本就是事半功倍,哪像如今,華夏重視精神文化建設了,不是說不好。但這也必然導致前來學習的人多了不少影響因素,或是名,或是利,又或者是覺得好玩。這樣動機不純的人意志力相對薄弱,偏偏現在的孩子哪一個不是父母的掌中寶?當年還能用強制手段將弟子給掰回來,現在……教導學生別說是用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