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部分

妻子也稱丈夫為“親愛的”;“我愛人”則是夫妻在第三人面前對彼此的一種稱謂;“你妻子”則是他人對夫妻關係中丈夫所說的關於其妻子的稱謂;“你丈夫”則是他人對夫妻關係中男性一方的稱謂。“夫妻關係”的口頭社會性稱謂是“兩口子”,書面稱謂是“夫妻”。

稱謂是名份的表達,不同的文化背景中稱謂會不相同;這反映不同文化背景中親緣關係性質的變化;而不同的歷史時代,稱謂也會發生變化,這反映了親緣關係隨著時代變遷而變遷。以大家最熟悉的夫妻關係為例。

丈夫稱呼妻子為“*內”、“拙荊”、“屋裡的”,均反映夫妻關係中妻子地位低下、女性在家庭中受歧視;“內當家”的稱謂表明婦女地位有所提高,但也只是只能負責家庭內部事務;“我愛人”表明夫妻關係對情感的重視,說明彼此的平等性。夫妻彼此稱呼對方“親愛的”表示雙方都珍視對方為自己的情感夥伴;“孩他爸”或“孩*”,則是以血緣關係來理解雙方的價值和對其義務的一種提醒。

就社會關係本身的稱謂而言。“夫妻”是一種法律上的規範性書面稱謂,意味著雙方的權利和義務;“兩口子”則是一種民間稱謂,這種稱謂是從生活角度來稱謂的;“伉儷”則是藝術化的稱謂,把夫妻當作一種浪漫色彩的關係,反映夫妻雙方的相互依戀特點。

在強調“禮”的封建傳統社會中,稱謂的不同往往反映一個人的教養。“令尊”、“令堂”、“令郎”是對他人親緣關係的尊稱,而“家父”、“家母”、“犬子”是對自己的親緣關係的謙稱。在封建傳統社會中只有熟練的並能正確的運用這些稱謂,才能算是“知書達禮”之輩。傳統社會對於稱謂的重視歸根結底是基於對社會倫理和社會等級秩序的重視。所以“稱謂”是等級秩序的一個文化符號和文化資源。複雜“稱謂”表面看起來是禮貌有加,但實質是維護封建等級秩序。現代社會中,親緣關係的稱謂已大大簡化了,稱謂也只是一種人際交往的辨識符號,不承擔太多的社會、文化責任。例如,子女可以直呼父母的名字就表明了一種人際平等的性質,而在封建社會這種現象將被視為大逆不道的。現代社會對親緣關係稱謂的不重視,是因為現代社會的秩序的基礎不是以親緣關係為核心的人倫關係,而是基於人人平等的契約關係。

親緣關係中“實”的問題才是現代社會成員需要關注的焦點,這裡找出兩種重要關係加以簡要討論,即夫妻關係和婆媳關係。這兩種關係是典型的既夾雜血緣關係又夾雜姻緣關係的親緣關係。

一些社會心理學家簡要的把夫妻雙方個體心理成熟狀況區分為成年人心理和兒童型心理。由這一區分方法,可以大體上把夫妻角色關係描述為四種型別:成年人型心理…成年人型心理的夫妻關係,成年人型(夫)心理…兒童型(妻)心理的夫妻關係,兒童型(夫)心理…成年人型(妻)心理的夫妻關係,兒童型心理…兒童型心理的夫妻關係。由於夫妻關係是一種角色關係,因此彼此去扮演角色或多或少總是帶有“表演”成分,即一個實際心理並不成熟的人可能用*型方式扮演其角色,而一個實際心理很成熟的人可能會以兒童型方式扮演其角色,大致分為以下四類:

(1)成年人型心理…成年人型心理的夫妻關係。這一型別夫妻關係基本特點是夫妻雙方都扮演*角色,在處理家庭內部和家庭與外部交往的重大問題時,雙方都以理性的方式予以對待和解決,能有效地處理各種矛盾和衝突,這種夫妻關係較為穩定。但這種關係可能發生的問題是雙方對“成年人”的角色期待與彼此的各自的角色認識是否協調。既是說一個丈夫所期望的“成年人”型妻子和妻子自己所理解的“成年人”型妻子這兩種角色模式是否能夠協調一致,或者相反,當出現協調不能一致時時,夫妻關係必然會充滿緊張甚至發生衝突。一般而言,有相同社會經驗或有相同文化背景的夫妻是很容易溝通從而達到一致的,而不同的社會經驗特別是不同文化背景的夫妻由於各方面因素的影響,尤其是在跨國婚姻中,文化差異和價值觀念的問題,這種對對方的成年角色期待和對方的成年角色認知角度很難達到一直甚至平衡。

(2)成年人型心理(夫)…兒童型心理(妻)的夫妻關係型別。這一型別夫妻關係基本特點是,丈夫扮演成年人角色,而妻子扮演兒童型角色。丈夫是家庭的核心,在處理家庭內部重要事務以及家庭與外部交往重要事務時,妻子只能充當一個“建議者”和“要求者”的角色,而丈夫則負責擁有決定權和支配權。這種關係模式出現的最大問題在於丈夫對妻子扮演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