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對照,卻只顯寂寥。
觀主上前,順勢看去,“回太子,那是倒鍾寺。原本是荒廢了多年,前兩年來了個遊方的老和尚,大約是沒了去處,就在寺裡住了下來。”
“倒鍾寺?”太子道。
觀主笑道,“因那山頭形似一個倒鍾,故而那寺院便取了這名兒。平日裡也沒什麼香火,那老和尚在廟旁開了塊菜地,也能勉強度日。”
太子“哦”了一聲,點了點頭,回身對玉蘭吩咐道,“走,去瞧瞧。”
言畢,便沿著山路朝下而行。
玉蘭並幾個侍衛趕緊跟上。
觀主微微一愣,遂搖首一笑,轉身回觀。
司馬陵一路緩行,隨著愈近,陣陣香氣盈鼻,臘梅幽香漸盛。
他不覺心中微詫。
從山上看,那臘梅園也不過十來數臘梅,怎就如此之香?
之前在觀前便隱約聞到,還以為就在附近,不曾想還有如此之遠。
隨意揀了條小路,不多時便到了,正是寺院後園。
一牆之隔,梅香更顯清幽。
正要提步尋正門而入,卻聽牆內傳來對話。
一個老邁之聲正呵呵一笑,“你這丫頭,每日來我這小廟,卻又不拜菩薩,這是作何道理?”
少女輕柔甜美的聲音似是含笑,“到米鋪的也未必是買米的,那到廟裡的也未必是拜菩薩的。小女子日日來,不過是貪老師傅的茶好、水好、梅好罷了。”
老和尚呵呵又笑,“所謂進山拜山,見廟拜廟。你不願拜,可是見了山上的純元觀,嫌我這倒鍾寺廟小破舊?”
少女輕聲一笑,“小女子不拜佛,也不拜三清。但小女子以為,並非不拜便是不敬。佛道本有相通之處,也並未大小之分。佛也罷,三清也罷,世人朝拜不過只因心中有願,願得庇佑。可小女子卻以為,佛理道法度的是人心,而非人身。人心得度,人方能自救。”
聽兩人說的有趣,司馬陵唇角一勾,頓住了腳步。
見狀,玉蘭同幾個侍衛也停了下來,四下戒備。
只聽老和尚“哦”了一聲,似頗有興致,“小丫頭可是悟了?有什麼佛理道法的,也說來給老和尚聽聽。”
少女語聲柔美,“佛理卻是不懂,只聽過一個故事。”
老和尚呵呵笑道,“故事也成,道來聽聽。”
少女笑道,“從前有個人,遇上了一件極為難的事,便到廟裡去求觀音菩薩。正想磕頭的時候,看見旁邊蒲團上有個女子也在拜觀音。他覺得這女子長的有些眼熟,又多看了幾眼,然後發現這女子同觀音菩薩一模一樣。他就問,‘你怎麼長得這麼像觀音菩薩?’那女子道,‘我便是觀音’。他很驚異,道,‘你既是觀音,為何要拜自己?’那女子道,‘因為求人不如求己。’”
少女的聲音停住了。
玉蘭瞅了一眼太子,卻見太子唇畔一縷笑意。
牆內的老和尚哈哈大笑,“好個求人不如求己——這般一說,老和尚還真怪不得你了。”頓了頓,“那去米鋪的不是買米的,又是做甚的?”
少女聲音有些糯甜的俏皮,“自然是掌櫃的親戚啊。”
老和尚又是大笑。
兩人又說得幾句,那少女起身告辭。
腳步細碎遠去。
玉蘭望了一眼太子,“殿下?”
司馬陵心裡起了幾分好奇,抬首起來輕聲一笑,“跟上去看看。”
玉面如畫,鳳目妖嬈,額間硃砂似火,一笑瞬間,意態風流畢現。
便是天天見著的,玉蘭也不免一怔神。
回神間,太子已經前行幾步了,趕緊跟上。
後園繞了一段路,走到前方時,已經不見人影。
侍衛望了一眼太子臉色,在地上看了一陣,指著一個方向,“殿下,人朝這邊走了。”
司馬陵微微頷首,“不必打擾,遠遠跟著就行。”
第一百二十五章前緣註定
(二更)
廟中女子正是在西山溫泉別院“調養”的明思。
自八日前發現了這寺院中的臘梅,她每日都會來坐一會兒。
寺院清雅,廟裡的老師傅也甚是有趣,又泡得一手好茶。
在別院中也是無趣,每日讓幾個丫鬟換過衣裳,便來同老師傅飲茶賞梅,打打機鋒,日子也閒適了許多。
今日卻是應了幾個丫鬟,所以坐了一會兒,也就告辭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