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1部分

時值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倒也沒有什麼穀賤傷農的事。

糧價雖然有所壓制,但還是抬升了二分之一,而糧食出口價格就高得多了,但糧食出口的關稅也很高。

中國的糧食出口則是有江渝的軍閥寡頭控制,很少直接把穀物拿去出口,而是加工成附加值更高的食品再出口。

賣給日本一些救濟糧是完全沒問題的,而在財力方面,財團有大把的錢沒地方花。

但是現在的中國,暫時不需要太多日本代工,因為中國也還未完全發展起來,很多產業對中國自身還是有用的。

畢竟中國要確保就業。

而且產業發展還不像二戰後的時期,中國的勞動成本也是比較低的。不過中國要想成為一個世界大超級大國,人民收入是肯定要提高的,到時候中國就不得不丟棄一些毫無技術性的低利潤產業。

然後把這些毫無技術,純靠賣力氣的產業丟給日本。

也就是說,中國負責大規模的原材料生產,並抓住那些中高利潤的產業,像電器製造、汽車製造、飛機制造日本都是別想的,那些沒什麼技術性又沒什麼利潤的配件生產則可以交給日本。

畢竟那些產業放在國內雖然還能創造就業崗位,但是財團卻沒有多少利潤,但以戰略考慮,國內還是要保留一些的,不能把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裡。

例如紡織業,把普通的紡織業交給日本發展沒問題,那中國就把那些利潤高的高階服裝生產保留下來。

儘管把那些產業交給日本會造成中國的就業崗位減少,但對於一個走在世界前列的國家來說,這並不是問題。

這邊沒有就業崗位,可以增加其他的就業崗位。

並不是一個人有工作,別人就會少一個就業崗位的。整體上來看,如果每一個人都有在生產商品,同時每一個人都能有合理的財富分配,那麼不存在缺少就業崗位之說。

把那些利潤低的產業放到日本去,日本的勞工成本低,財團就能賺到錢,財團拿到了利潤之後,可以把利潤投入到中國的大工程建設當中,從而不就創造了新的就業崗位。

對於財團來說,錢這個東西實際上就是一堆廢紙,我想印多少就能印多少。

重要是一個迴圈,財團把錢花出去了,能夠建設起多少產業,這些產業建設起來了,才是財團真正的財富。

另外建設產業花了錢,這些錢只要不外流,同時不被那些民間資本賺走多少,那麼工人們拿到錢,在財團壟斷的情況下,這些錢最終還是會迴圈進財團的口袋,從而就避免過度通貨膨脹。

但錢回流到財團的口袋,財團又可以把錢拿出來建設新的產業。

從而整個國家始終保持在不斷建設的狀態下,那麼這個國家必然以極高的效率在發展。

因為中國又寄生在日本等這樣的國家身上,那麼便能以犧牲日本等經濟殖民國家的利益,使中國有更多的力量投入高階產業、戰爭產業的建設。

很快中國就確定了幾個在日本的工業投資專案。

首先一個是稀土提煉廠,同時開始把普通造紙、食品製造、化工往日本轉移,造紙、食品業的汙染佔廢水汙染的很大比重,化工汙染也是很難處理的,那就不僅僅是汙水的問題,化工廠處理不好,是大面積的汙染,連地下水都會被汙染。

中國的那些汙染大的產業,能轉移的都開始向日本轉移,但也有一些涉及到技術機密的問題,所以無法轉移。

什麼石油化工廠之類,都開始大量往日本轉移。

後世世界十大汙染事件當中,日本佔了四個,成為世界上重大汙染最多的國家,而且多擊中在二戰後的二三十年裡。

美國在日本投降後,顯然也是這麼做的,把各種汙染嚴重的產業往日本轉移。

可以預見的是,未來的日本將到處都是煙囪。

而中國的汙染嚴重產業減少了,加上中國在汙染治理方面有些花費,所以中國的汙染問題將大大降低。

但工業汙染卻同樣是現在中國面臨的大問題。

西方人搞的先汙染再治理,中國之前也只能走這種路線,畢竟昔日的中國並不是很富裕。

政府沒有那麼多錢去治理汙染,財團同樣也沒有那麼多錢。

不過現在政府和財團都開始有錢了,同時汙染產業開始往日本轉移,中國已經進入了治理汙染的階段。

此時的中國生態環境還是很好的,全國各地都還有大片的原生林,並未被人們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