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9部分

,大部分工廠還是使用第一次工業**的產物——蒸汽機。

全球工業技術最先進的則是德國,緊隨其後的應該說是中國。

中國是直接從第二次工業**的成果上起步的,建造的工廠基本上很少使用第一次工業**的落後技術。

而且透過不斷的交易,德國的工業製造技術已經逐漸被中國給吃透了,並且中國的工業製造技術因為江渝在科研上的不斷投入,以及他提供的那些資料和研究方向,使中國的工業製造技術逐漸超過了德國。

中國唯一落後於德國的就是人工製造技術。

機械製造依舊是人工製造的最精密,機械製造機械目前只是一個美好的願望,就算是在二十一世紀,機械製造依舊離不開人工。

也就是,中國技工比不上德國。

其他方面中國並不比德國落後多少了。

就工業技術而言,德國和中國都比現在的協約國及美國更加領先。

英國製造不出瞄準鏡也是很正常的,歷史上英國為了瞄準鏡甚至荒謬的向德國提出交換要求,為此被德國給拒絕了。

而這次英國沒有直接向德國提出交換,而是向中國提出了技術購買要求,並且非常急切。

只可惜,江渝目前還看不上那點小錢,而且狙擊的目的是為了打擊敵方士氣,把瞄準鏡製造技術給了英國,那麼其結果就是同盟國士兵計程車氣也被打壓下去,那樣不利於戰爭的延長。

英國在急切的等待之後,換回了中國一個:“瞄準鏡不在出口物資行列,無法對其他國家進行出口”的官方回應。

也許此時英國的心情是想罵娘,但對中國卻絲毫沒有辦法,說不賣給你就是不賣給你,你能怎麼著?

一個瞄準鏡技術,自然賣不了太多錢,那點蠅頭小利江渝是看不上的。

江渝此時正在不斷的加強同盟國的力量,這種增強主要靠軍事技術,以及軍事思想。

德國炮兵不僅得到了中國炮兵的相關硬體技術,還得到了中國炮兵的思想指導。

像中國炮兵在歷次戰爭當中,從來都不對敵人塹壕轟炸太長時間,炮火準備一般也就是幾分鐘,最多十多分鐘的樣子。

德國獲得炮兵指導思想後,很快也進行了改革,重型火炮也開始參與到了對步兵作戰的支援當中。

沒搞得沒辦法的英國,只要開始接觸德國。

英國荒謬的向德國提出了交換要求,為此依舊像歷史上一樣,被德國人毫不留情面的拒絕了。

並且德國看到了狙擊作戰的巨大意義,還在不斷的擴大狙擊手規模。

德國在每一個戰線上都分佈了大量狙擊手,每個狙擊手負責一段塹壕,這些狙擊手簡直把協約國計程車兵壓得抬不起頭來。

而且隨著雨水天氣的到來,整個塹壕泥濘不堪,大量協約國士兵的雙腳被浸在水中,溼氣入體嚴重,最後釀成了所謂塹壕足,許多協約國士兵為此甚至要截肢。

同盟國計程車兵則不需要像老鼠一樣躲在塹壕裡,只要沒有炮擊,就能從容的把雙腿擦乾。

而且同盟國士兵大多都穿著膠質雨靴,塹壕足的問題並不嚴重。

就算是協約國計程車兵躲在塹壕裡,但並不意味著那樣就安全了,德國很早就在中國獲得了迫擊炮技術。

江渝控股的遠華集團在開戰後,每天要為德**方生產近兩百門迫擊炮,以及大量迫擊炮炮彈。

此時的遠華集團,幾乎壟斷了德國的飛機制造業,以及迫擊炮製造。另外還有衝鋒槍、狙擊步槍都是遠華集團所生產的。

同時遠華集團還逐漸壟斷了德國的**供應。

遠華集團的規模愈加龐大,戰爭也讓遠華集團大發戰爭財,在戰前遠華集團還囤積了很多原材料。

當戰爭進行到這樣的程度,這些原材料開始產生巨大的利潤。

軍火製造更是戰爭當中最暴利的行業,這個行業的暴利程度足以產生讓人瞠目結舌的資產暴增效應。

最近遠華集團又開設了一些新的工廠,這些工廠使用的勞動力都是德國從前線俘虜的法國人和俄國人。

這些法國人和俄國人在遠華集團的軍事化管理下,以及皮鞭的監督下進行生產,這種制度很快被德國的其他工廠所引用,克虜伯公司率先引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同盟國勞動力不足的問題。

而遠華集團的原材料合成技術也是這個時代最先進的,對於缺乏原材料的德國來說,原材料合成就是救命稻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