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日本
計劃生育的出臺,引起了全國的熱議,甚至是一些爭議。
很多富人這時候就跳出來反對計劃生育,若是沒有計劃生育,他們還不是想生幾個就生幾個。
而且罰款在他們看來很不公平,為什麼低產階級只罰款一點錢就可以,而他們超生卻要接受高額,甚至是鉅額罰款?
但是更多的有識之士,卻也意識到了當前中國人口增長的巨大問題。
為了確定輿論基調,江渝在《華東日報》上發表了一篇文章。
“我們中國人生活的根本問題,常常可以從空中一眼看出:受到侵蝕的棕黃色丘陵、渾濁江河氾濫的平原、百衲衣一般的綠色耕地,以及由簡陋的茅屋、蛛網般的水渠和臺階般的梯田聚在一起的村落,這就是多少代人們彎腰駝背累死累活辛苦勞作的見證。那麼多的人密密麻麻聚集在狹小的土地上。可以說,中國人為了維持生命,耗盡了有限的土地資源,還有人的所有智慧和忍耐力,這就是昔日的中國。
而這一切的根本原因,就是人口太過密集之後,為了生存而對土地的過度開發,從而不斷的走入惡性迴圈,這也是整個民族自唐代盛極而衰之後的根本問題。
如今的中國,儘管已經初步改變了這一現象,因為有了更廣闊的生存空間,也有了更高的生產力,更加良好的交通,日子也隨之好過了。但是我們不能忘記昔日的慘痛教訓。我們必須杜絕人口過快增長。
只有人口不再過度增長,國民人均佔有資源才能足夠豐富,整個民族才能過上富足的生活。而非昔日的貧困與無助。
也只有少生孩子多種樹,才是可持續發展的根本之道。”
江渝這篇文章在《華東日報》刊登之後,迅速確定了輿論基調,那些之前還在反對計劃生育的人,也都連忙偃旗息鼓了。
各大報社紛紛轉載這篇文章,全國上下也因為江渝的表態,迅速接受了《計劃生育法》。並在全國各地形成了統一的輿論基調。
江渝的這篇文章也給了學生和知識分子極大的震撼,有時候到農村去看看,農村的那些灌渠、梯田、道路。在生產落後的舊時代,是多少代人累死累活的奮鬥出來的?
是什麼引發了中國人的貧困?
毫無疑問,那就是人太多了。
為了維繫生命,為了生存。過去的中國老百姓只能把所有智慧、力量、忍耐力都用在這方面。根本就沒有更多的心思去想其他的東西,也沒有更多的精力去做其他的事情。
只有少數精英份子,掌控著這個國家,對於眼前的問題視而不見。
從而不斷的爆發饑荒、霍亂、兵災,使人口不斷的消耗,當人口消耗到一定程度後,才又因為人均資源豐富了,生存空間變大了。這才又回到了盛世。
過去的中國,甚至沒有多少耕地可以用來放牧。就連內蒙的很多地區,都被開墾來種糧食。
其中都是人太多的原因。
全國各地迅速在城市、鄉鎮的牆上刷上了‘少生孩子多種樹’,而一旁則是往日刷上去的‘要想富先修路’。
同時,中華民國的《計劃生育法》也迅速普及到了其他附屬國,不過在那些附屬國的《計劃生育法》就大有不同了。
首先規定,最多隻能生一個男孩,女孩想生幾個都沒問題,但是如果第一胎生了個男孩,還是可以生第二胎的,第二胎如果還是生男孩,那麼將會被罰一筆錢。如果第二胎生的是女孩,則是合法的。兩個名額用掉之後,婦女要去結紮。
當然,會被結紮的都是那些底層婦女,而她們也是最能生的。
至於與中華民國的《計劃生育法》有差別,很好解釋啊!
“我們藩國本身就國土狹小,更要抓好計劃生育。如果人口太多了,人均資源就更少了。”
這些藩國推行了《計劃生育法》之後,意味著勞動力不會出現多少增長,而且日後戰爭一來,男人是要被送到戰場上當炮灰的。
戰爭消耗一下,人口增長就更慢了。
就像暹羅,現在才900萬人,在《計劃生育法》的計劃下,讓你增長到1500萬就算逆天了。
相比後世泰國差不多7000萬人口來說,少得很。
在藩國,計劃生育粗暴點是無所謂的,畢竟那是以藩國政府的名義來推行的,就算弄出點暴動來,也是朝著藩國政府去的。
因此這個計劃生育,開始在朝鮮、越南、暹羅推行。
至於日本,中華民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