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也就是北大荒、外東北等地區,移民到這裡的民眾可以生產甜菜、大豆等經濟作物,同時可以製糖業、榨油業、發捕撈業、伐木業、木材加工業、漁產加加工業、養牛業、養獸業、養鹿業、皮革加工業、礦業、冶金業、造船業、機械裝置製造業、石油開採業、煉油業。
農業、工業方面都需要大量工人,對於那些在工地上幹活的苦力工來說,進工廠做事是一個十分穩定的工作,儘管工錢沒有在工地上那麼高,但是福利卻更好。
同時開發了東北地區,還需要很多司機。開汽車,開挖掘機等工程車都需要人,移民人口可以貸款買貨車。也可以貸款買挖掘機,同樣也可以給到運輸公司打工。
西部地區:也就是中亞地區,那裡已經變成中國的了,儘管還有半個突厥地(哈薩克)還未劃入中國,但是那裡用不了多久就是中國的了,紅色毛熊已經簽了協議,到時候不履行的話。中國要的將會更多。這一地區,主要就是發展畜牧業、種棉業,同時還有糧食生產。光是這一地區的農業資源極限。可以養活十數億人口。
同時這一地區主要發展部分輕工業(沿海輕工業離得太遠,主要供應西部輕工業所需和出口歐洲)、軍工業(供應前線作戰)、石油工業(供應前線作戰及西部所需)、礦業、冶金業(供應軍工業所需的鋼鐵)。
這一地區同樣也需要許多的農牧場主和工人。
北海行政區:這片行政區把一部分劃歸到東北行政區之後,還有五百萬平方公里的遼闊土地,這五百萬公里的區域比較寒冷。很多地區一年的生產時間只有六個月。有些地區頂多也就七個月多一些,其他時間只能躲在家裡,有些地區甚至只有三個月的時間。
這裡主要也就是發展養獸業、養鹿業,以及部分農業,其他的就是伐木業和採礦業了,其中主要是露天開礦。其他的就是一些金銀礦、寶石礦開採,以及發展一些河流漁業。
因此這一移民區域,消化不了太多的的人口。頂多也就是移民個一千五百萬人過去,再多就不行了。因為一年勞動時間比南方地區更少,要想達到更高的個人勞動產值,就必須有更多的資源,人太多人均資源就少了。
蒙古地區:這片區域長期以來都在移民,把遊牧民族轉為工人,把漢民遷移過去發展畜牧業。此時已經取得了不小的成效,在蒙古地區的主要人口就是漢民,不到一百萬的蒙古人則遷移到中國各省當工人去了。那些叛亂、馬匪也被血腥鎮壓了下去。目前在蒙古地區,正在大力修建鐵路和礦山,也需要不少工人。
同時,蒙古地區,將在不久的將來迎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那就是從貝加爾湖向南調水。工程師已經到了貝加爾湖,對北水南調進行全面的考察。一旦北水南調工程修建起來,那麼整個蒙古地區,都將變成一個一望無際的超大綠洲。
南洋地區:主要是呂宋省、南華共和國各島嶼,這是最讓人頭疼的一個移民區,大量土著還佔據著各島嶼的農村地區。這裡的土著有許多的部落,甚至有食人魔部落。此時中華民國已經把新幾內亞島佔據了。
之前丟在這座島嶼上的異族,很多都被食人魔部落吃掉了,有些則死於疾病、瘧疾等等,完全已經十不存一。
這座80萬平凡公里的世界第二大島嶼中部,有一座綿延的山脈,這裡是南洋地區,包括澳大利亞地區,最大的龍脈所在。因此江渝改變了主意,決定開發這座島嶼。
儘管這座島嶼到處都是雨林,到處都是蚊蟲、螞蝗(水蛭)、毒蛇、昆蟲,但是這裡也是一個物產豐富的地區。
開發出來就是一個天堂。
同時那裡能直接威脅澳大利亞東北部,江渝也決定在那裡設立軍事基地,將南洋戰區的部隊移駐新幾內亞島,以逼迫澳大利亞開放移民政策。澳大利亞人不是搞白澳嗎?那中國就搞一個黃澳出來。
南洋移民區,同時還包括中南省,也就是後世寮國、柬埔寨,以及越南的湄公河三角洲(以劃歸中國版圖),以及緬甸北部山區,總移民面積達到250萬平方公里,要知道後世中國僅有960萬平方公里,貧瘠的西北和西藏高原就佔了將一半,加上山區之類的,真正有比較大價值的地區連500萬平方公里都不到。
而南洋地區,是一個物產極為豐富的地區,光是農業就能容納眾多人口。
這一區域,主要生產熱帶經濟作物,同時生產大量的水稻,即是經濟作物區,也是一個巨大的糧倉。
產業方面主要就是種植園產業,以及漁業、礦業、石油工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