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10部分

廠,從事力所能及的工業生產。

中華民國中央政府的號召一下達,頓時全國響應。

大量的婦女走進了工廠,大量的自由職業人口也加入了生產行列。甚至是學生在課餘時間,也都參與到了生產之中。

儘管也有一些反戰分子不合時宜的跳了出來。但都被輿論給封殺了,不過並未採取進一步的措施。

絕大部分的國民首先想到的不是正義不正義的問題,他們相信政府的宣傳。他們首先想到的是,自己能為這場戰爭做些什麼。

在此時的中華民國,民族凝聚力空前強大。大量的婦女走進工廠,使得更多的勞動力能夠被投入到基礎設施的建設和擴大軍火產能的建設當中去。

儘管沒有加班費什麼的,但是絕大部分國民都爆發出百分之一百二十的工作熱情,這是一種不再計較個人得失,全體參與到民族利益的時候。

當然,社會秩序還是維持得比較正常,還沒有真正的全民動員的時候,商業活動依舊在進行。

只不過人們多去勞動了,消費的時間少了,讓很多行業一下冷清了不少。

而出口方面,則依舊保持正常。

戰爭爆發後,歐美各國都十分的矛盾,一方面希望自己能夠阻止中華民國武力干涉俄國,從而在戰略上儲存這個緩衝區。

但是,如何阻止呢?

威脅嗎?

而唯一能夠威脅到中華民國的,就是歐美正在進口中國的商品,但是從中國的情況來看,他們是出口商品到歐洲,然後進口原材料回中國。

原材料中國又不是沒有。

如果一旦停止從中華民國進口商品,那麼中華民國完全可以自己迅速的形成原材料產能。

這樣一來,那麼也就沒有任何效果。

而且甚至是會引起反效果,屆時中華民國也許會因為商品出口歐美已經沒有利潤,從而展開全面動員。

一旦全面動員,那麼局面就將一發不可收拾。

要知道,一旦全面動員了,相當於是停下了民用經濟建設。既然已經停掉了,那就要達成戰略目標再結束戰爭。

鬼知道中華民國的戰略目的是不是擊敗歐美,如果是的話,那歐洲肯定是保不住的。

所以歐美國家在這樣的尷尬局面當中,都謹慎的沒有立即吱聲,面對各自本國記者的詢問,那些政客們都閉著嘴不發表任何立場的言論。

而在背後,卻是一場接一場的會議。

但這些會議都無法解決這些無解的問題,每一個國家都不知道中華民國的底線是什麼。

就連之前死撐著要援助俄國的羅斯柴爾德財團,此時也是心裡直打鼓,不知道接下來要面對的是一個什麼樣的局面。

羅斯柴爾德財團只希望。俄國人能夠爭氣一些。

只要俄國人能夠成功的阻擋中國人西進的腳步,那麼一切的一切,都不再是問題了。

……

話說克魯巴夫率領的步兵師遭到中華民國動力化步兵師的包圍之後,收到了一張張如雪花飄落的傳單。

那些士兵們拿到傳單後,很多士兵不由直撓頭。

沒文化,看不懂!

不過俄國人的文化比較淺薄,學起來不需要花多少精力,因此很多士兵還是認識字的。

當他們看到了傳單上寫出的待遇時,都不由目瞪口呆。

“1000公斤麵粉或200公斤肉類,這是真的嗎?”那些士兵們一個個都被驚呆了。1000公斤麵粉啊!一個人一年都吃不完,而這只是一個月的收入。

這些普通士兵很多都是剛剛被動員上戰場沒幾個月的普通人,他們經歷了兩年的恐怖大饑荒。對於飢餓是心有餘悸。

就算是職業軍人,也在那場大饑荒當中看到了那些吃不飽飯的人民,那一時期,他們也吃不飽,只不過有糧食供應。不會餓死罷了。

對於蘇軍士兵來說,能吃飽就已經是很幸福的事了,何況是吃撐著!

這樣的軍餉待遇,足夠讓他們天天吃飽飯了。何況參加小父親尼古拉二世的沙俄救**,吃軍糧是不要錢的,那些軍餉可以寄回家給家人。也可以自己留著。

更重要的是,不需要流血!

此時,就算是傻瓜也能看得出來。他們被包圍了,而且是被徹底的包圍了,如果不投降,不,是加入沙俄救**。就要被消滅。

而對於那些軍官們來說,這份傳單顯然更有誘惑力。